•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养猪技术   

对虾农创新:增氧工艺改一改 用电节省近三成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作者: 潘寅超
  
  目前,正是南美白对虾集中上市的季节。这几天,在林埭镇虾农沈建林的5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场里,前来收购虾的商贩们每天都熙熙攘攘,一片忙碌的景象。小虾米如何能养成“大肥虾”?沈建林告诉记者,这都是得益于今年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小小创新。“改传统的水面增氧为底部增氧,小虾米自然而然就成‘大肥虾’了。”沈建林一语道破“天机”。
  
  该镇虾农徐汉文的4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场今年也迎来了大丰收。走进他的养殖场,只见养殖塘的水面不停有一排排的气泡冒出,而透过水面,隐约可以看见养殖塘水底面整整齐齐地排放着用来增氧的输氧管道。作为该镇将底部增氧这项技术运用到养殖中去的第一批“尝螃蟹”的人,徐汉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与传统增氧方式相比,这种底部增氧的方式增氧面积大,塘底与表面都能增氧,使水里面的氧气得到了均匀的分布。氧气分布均匀充足,病害发生的概率就少,每亩塘养殖的投放虾苗也从原来的4000尾左右增加到了6000多尾,足足增加1/3以上的投放量,产量得到了大大的增加。与此同时,变水面增氧为底部增氧,一个马达所能使用的面积达到了30亩左右,平摊下来的用电量只有每亩0.5千瓦左右,相比传统的增氧机每亩所需电量0.75千瓦足足节省了1/3。“一加一减,好处自然不少。”徐汉文笑着说。
  
  南美白对虾养殖是林埭镇水产养殖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到去年年底,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000多亩,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但由于近年来苗种品质下降、水环境恶化、病害频发等原因,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风险也日益增大。为规范养殖生产,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有效降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风险,林埭镇积极引导广大养殖户转变经营理念,推广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等模式,引进改良技术,改原来传统的水面增氧为水底增氧,帮助养殖户减少养殖风险,促进水产养殖健康发展。据了解,目前该镇已有14户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开始运用该项增氧新技术,使用面积达到650余亩。
  

参考资料
[1].  对虾农创新:增氧工艺改一改 用电节省近三成   http://shuju.aweb.com.cn/technology/2009/0910/5129094807500.s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武汉:梁子湖螃蟹脱水上市 确保存活率 下一篇鱼虾混养模式的探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185 次
  • 更新时间: 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