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养猪技术   

棉花角斑病的防治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一、发病特点:棉花角斑病是一种细菌病害,带菌种子和病残体是初侵染源。在温度30~36℃、空气湿度85%以上时,利于该病的发展流行。导致大面积发病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连作重茬,土壤中病残体带菌较多;二是阴雨天气较多,特别是部分棉田还遭受暴风雨及雹灾,棉花枝叶破损,有利于病菌侵染;三是品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二、发病症状:角斑病从子叶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病菌可以侵染棉花的种芽、叶片、茎、枝、苞叶和棉铃。叶片发病时,先在叶片背面出现“深绿色小点”,而后迅速扩大呈形成圆形或近圆形“油浸状”(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对光观察有“透明感”,这是角斑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此时,在叶片正面也显现病斑,可星星点点散生,严重发病时也可很多病斑连接成片。病斑受叶脉限制,多呈“多角形”。病菌也可沿主脉扩展形成“褐色条状”,甚至引起叶片皱缩扭曲或干枯,严重感病时,叶片提早枯黄脱落。
  
  若天气多雨、空气潮湿,幼茎也可发病,形成“黑绿色”的“水渍状”长形条斑,严重时幼茎中部“凹陷变细”,甚至折断。枝条受浸染后,一般呈褐色至黑褐色溃疡条斑,有时可导致尖端枯死。顶芽染病会造成“烂顶”。湿度大时,病部分泌出“粘稠状”黄色菌脓(可经雨水继续传播),干燥条件则下变成“薄膜状”或碎裂成“粉末状”。花、蕾的苞叶受侵染后所产生的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注:棉铃的发病通常是从苞叶扩展蔓延的)。感病的棉铃开始在棉铃铃柄附近发生“油浸状” 的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且变成黑色,中央部分下陷,有时病斑连起来呈“不规则形状”的较大病斑,造成大量的“烂铃”(黑桃)。
  
  三、防治办法
  
  1、雨后及时排除积水,中耕散墒,遇旱浇水时注意不要大水漫灌。同时,注意施肥要合理搭配,不要过量使用尿素等氮肥。
  
  2、把棉田中的落叶和整掉的枝、叶等及时清除田外,集中销毁或深埋。
  
  3、对于发病的地块,可用72%农用链霉素1500~2000倍液,选择加配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25%络氨铜 500倍液、65%代森锌(Zineb) 600倍液喷雾防治。为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可同时加配质量好的叶面肥(以含氮磷钾成分的为宜)、植物生长促进剂(天丰素、硕丰481等),间隔5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参考资料
[1].  棉花角斑病的防治   http://shuju.aweb.com.cn/technology/2008/0813/8195230241550.s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棉花烂铃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下一篇秋播作物化学除草意见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70 次
  • 更新时间: 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