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畜禽养殖   

猪放线菌病的防治措施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猪放线菌病常见于年龄较大的种猪,多发生于腹侧,颈部,乳房的皮下,如不及时治疗,可影响种猪的生产性能。

一、临床症状

本病以年龄在3岁以上的种猪为多见,在皮下形成槟榔大小或排球大小不等的球形肿块,边缘明显,较硬实。个别可发生穿孔,并形成瘘管,常有乳黄色脓液排出。此病多发生于母猪乳房部位。因为本病大多数是经伤口感染而发病。本病病程发展缓慢,常可终身带病,使病猪体质下降,泌乳能力降低。

二、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主要措施是防止种猪皮肤损伤,引起伤口感染。栏舍不要有铁刺等锐利性物体,栏舍应定期消毒,仔猪应及时剪犬齿。治疗本病时,肿块较小的病灶可在周围分点注射10%碘仿乙醚,每点2~4毫升,共4~6点。肿块有拳头以上大的病灶宜采用外科手术摘除,若有瘘管要连同瘘管一并切除。用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切除时宜整体切,不要切开中心,防止脓汁流散。一般将肿块与皮肤肌肉纯性分离,注意结扎较大的血管,取出肿块后将多余的皮肤剪除,内撒青霉素粉后缝合,碘酊消毒,搽鱼石脂,10天后拆线。术后每天以碘酊消毒后再搽鱼石脂,直到愈合。

如不采用摘除法,也可在肿块部垂直切开,排除脓汁,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后以5%碘酊纱布填充创腔,1~2天更换一次,纱布量逐日减少,让肉芽长出,直至愈合。如结合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外周注射,效果更好。


参考资料
[1].  智农361   http://www.ipa361.com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冬季给仔猪补点铁-养猪技术 下一篇树皮妙用治畜病-养猪技术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79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