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是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发的一种多用途经济作物,成功的栽培可使亩产值近万元,已是广大山区致富的好项目,通过几年来的实践魔芋栽培以表现具有“本大、利大、风险大”的特点。“风险”主要来自“病害蔓延快,为害重,药剂防治难”的白绢病和软腐病,导致魔芋发病的因素很多,挖收贮藏不当也会引起病害发生,此值挖收之际,就我魔芋所十多年总结出的有关方法介绍如下: 一、挖收 (一)挖收时间 魔芋生长至10月下旬后,地上部组织老化逐步变黄,腐烂而倒苗,从外观看倒苗是魔芋成熟的标志,但由于土壤深处的温度比大气温度高,根系吸收营养的功能继续进行,块茎继续膨大。所以,魔芋倒苗后,需待15~20天后采挖产量最高,质量较好(据试验倒苗后推迟采收15天,产量增加5%~15%),因此,挖收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挖收过早,不但影响产量,而且还会因环境湿度大,块茎含水量高,容易发生腐烂,特别是第二年作种,易发病早倒苗;挖收过迟,地上部标记不明显,容易挖伤块茎,造成腐烂,同时如果温度过低,块茎有被冻伤的可能。 (二)挖收方法 雨天或地面潮湿挖收,因魔芋块茎含水量高,容易损伤且伤口不易愈合,渗出的粘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和传染媒介,故挖收应选晴稳的天气进行,用镐或挖锄从侧面深挖,尽量避免创伤块茎是挖收的原则,挖起魔芋后,应放在土表摊晾,待块茎表面干燥后,分级捡放,小心运回室内贮藏或加工,注意将完整块茎和受伤块茎分别贮放。 二、贮藏 (一)贮藏条件 魔芋适宜的贮藏温度为8℃~10℃,相对湿度为70%~80%。挖收后,有条件的地方应在20℃~30℃干燥条件下预贮3~4天,帮助创伤部分形成愈合组织,对安全贮藏意义很大,实践表明,表皮完整,较为干燥的魔芋是不易遭受病菌侵染的,贮藏初期由于块茎含水量高,环境温度较大,应注意通风换气。但要注意避免环境过份干燥,导致块茎失水过多发生皱缩。 温度管理要注意昼夜温差不能过大,在夜温过低时,应加覆盖物保暖,防止冻害,当温度持续在0℃时,细胞内游离水结冰使细胞失去生活力,待温度上升,冰晶消融后,块茎变软,进而腐烂。 (二)贮藏方法 1、露地越冬贮藏:指当年不挖收魔芋而留在地里自然越冬,可在冬季不太寒冷的魔芋产区采用。具体方法为:在魔芋植株自然倒苗后,立即用稻草、茅草、树叶等材料覆盖,不得薄于17厘米,否则难以起到防寒作用。同时,深开围沟和畦沟,并使沟沟相通,以便排水排渍。次年开春后,在播种前小心挖出魔芋,晾干水汽后即可播种。该法较为原始,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如遇严寒,易发生低温冷害和腐烂。 2、堆藏:选择通风良好,地面干燥的室内或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室外,四周用竹竿,木条等围绕,用网袋将经干燥愈伤化预处理的魔芋块茎小心,成排堆入圈内,每一排留出一定通风段,如在室外,可在上方建一个防雨的顶蓬,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加工厂对待加工魔芋的短期贮藏。 3、架藏: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贮藏种芋。优点是种芋摊在架层上,可以充分通风和接受散射光的照射,因而可有效地挖制块茎病害的蔓延和防止烂种,这对生长期田间病害流行严重的种芋来说尤为重要。具体方法是,先制作层间距为45~50厘米,宽1~1.2米的多层格架。架的层数和长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每层架上可摆3~4层种芋(若有烤烟房或住房有二棚的农户也可参照此法)。这种贮法缺点是块茎失水太多,应在中后期适当进行覆盖。 (三)贮藏需注意的问题 1、勤检查,不论对魔芋是否进行过消毒处理,贮藏期间都要经常检查。特别是贮藏前期,从地里带来的病菌或因湿度过大发生的腐烂很容易互相传染,应即时发现清除。 2、不宜用塑料薄膜作覆盖物或塑料袋保存。魔芋在贮藏期间要逐渐散失水分,塑料薄膜透水性差,如用作覆盖物保暖,会阻碍水分散发造成积水下滴,容易引起魔芋腐烂,宜用干稻草进行覆盖。 曲靖市魔芋研究所 张祖强 摘自:2003.12.8.5版《云南科技报》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黑珍珠苦瓜高产优质栽培法 下一篇天津育成全红型胡萝卜“天红2号”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