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养猪技术   

全程利用生物饵料养殖对虾技术探讨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全程利用生物饵料养殖对虾具有投资少、无污染、对虾生长速度快、无药物残留等优点,本文主要对利用好生物饵料,以实行对虾健康养殖模式,做初步探讨。 一、基础饵料 对虾养殖池塘中,自然繁殖、人工施肥繁殖、移植的饵料生物以及所有被对虾利用的有机碎屑形成了对虾的基础饵料,并能够被对虾直接利用,对对虾的发育具有决定意义,它们包括藻类、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等。对虾处于仔虾阶段时,其生长、养殖成活率与池塘内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有较大的关系,但在正常情况下,仔虾阶段时间较短,几乎所有的养殖池均可满足对虾对饵料的需求以过渡到幼虾。随着对虾的生长,其对浮游生物的摄食量越来越小,而对底栖动物的摄食量日趋加大,因此,一个养殖池的基础饵料丰富与否,主要是指底栖动物的丰富程度。 1.基础饵料生物的培养方法和步骤 笔者根据多年对养殖池的观察,发现选择适宜的进水时间是很重要的工作,应在早春的2月就准备入池进水。因为此时正值沙蚕产卵季节,海水中有大量的卵、幼体进入水体后在池塘内大量繁殖,在个体数量上形成高峰,放入虾苗后,随着对虾的摄食以及环境的影响,沙蚕穴居不能利用,因此,改变基础饵料生物的多样化,端足类、蛤类成为对虾幼体优质的饵料。一方面通过纳水培养基础饵料生物,另一方面通过施肥培养单细胞藻类,有条件的育苗场进行藻类接种更好,这样,池塘内的生物量达到了最高峰,正是对虾放苗的最佳时间。 2.基础饵料的移植 随着对虾个体的增大,池塘内饵料生物数量逐渐下降,因此,必须在池塘内移植一些饵料生物来满足对虾日益增长的摄食需要,移植端足类是可行的措施。端足类具有蛋白质含量高,且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较全面的特点,是底栖习性,活动能力弱,潜泥浅,适应力强,繁殖速度快,对虾极易摄食,故应在4月份放苗前移植端足类,使其在池塘内大量繁殖。 另外,一些低值贝类也是对虾良好的饵料生物,如蓝蛤、短蛤、鸭咀蛤等,且极易采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使用低值贝类做对虾饵料,对虾增长速度快,又不污染水质(未摄食的蛤类还可以继续在水中生长),但在投喂蛤类时要均匀,若造成堆积则对虾摄食困难,且蛤类的投喂要掌握合适的时机,一般在对虾体长达到6cm后方可投喂。 二、讨论 1.目前,对虾养殖由于受病毒的侵害,一般只养殖2个月--3个月,有的甚至只能养成1个月,养殖效益低。全程利用生物饵料养虾,由于不投喂,池塘污染轻,优良的对虾饵料生物使对虾体质强壮,也可缓减疾病的发生,甚至不发病,养殖成本低,一般都会有较好的收益。 2.合理放苗。根据池塘的条件、饵料生物数量的多少和移植蛤类的产量决定放苗量,使池塘内为对虾能直接利用的饵料生物有一个较长的持续时间,可以增加产量。否则,虾苗多,基础饵料生物在短时间内全部被摄食,失去了饵料生物再繁殖的基础数量,结果是浪费了池塘内的饵料生物,收获不到应有的产量或虽有一定的产量,但对虾个体较小,效益差。 3.如何使对虾养殖池最大限度地生产对虾所能直接利用的饵料生物,是利用生态系统养殖对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对虾养殖期一般只有3个月--4个月的时间,其余时间池塘空闲,而这些时间是完全可以利用,以繁殖饵料生物的。 (侯洪建 王世党 苏海岩 颜建勇 山东省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264400) 摘自于2003年第7期《中国水产》

参考资料
[1].  全程利用生物饵料养殖对虾技术探讨   http://shuju.aweb.com.cn/technology/2003/0715/16143700.s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湘云鲫夏花人工培育技术 下一篇杂色蛤仔垦区育苗中新贝的培育与催产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72 次
  • 更新时间: 201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