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通过多年研究, 在新疆新和县探索棉田周围配设苜蓿带, 利用苜蓿天敌数量多的特点进行棉田虫害生物防治取得成功,生态效益十分突出。 在自然状态下,棉、麦交叉种植,麦收后, 麦地中棉虫的天敌驱放至棉田进行棉虫防治。由于使用地膜技术, 棉花播种期大大提前,而小麦生长期并未变化,棉虫高发期小麦尚未成熟,不能收割,无法驱放天敌至棉田,加之新疆棉花播种面积迅速扩大,麦、 棉比例失调,难以形成足够数量的棉虫天敌。因此, 自然状态下的生物防治基本丧失,只能大量使用农药除虫,既增加植棉成本, 又加剧了土壤污染。 苜蓿是优质牧草,也是棉蚜的天敌--瓢虫和草蛉的中间寄主。据测定,在棉蚜高发期适时刈割苜蓿,其中的瓢虫、 草蛉被驱向棉田,可使棉田棉蚜数量由7万头/亩下降至2000头/亩, 减少97%; 而棉田中天敌数量由50头/亩剧增至1000头/亩,提高19倍,充分发挥了生物防治作用。 “生态棉田”使新和县的苜蓿面积从3500亩、 占耕地面积的0.83%,发展至2.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 相当于增加了8-9万亩小麦,使新和县棉蚜得到有效控制。 苜蓿的大量发展,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全县牲畜存栏头数增加了12.6%,奠定了生态农业的初步框架。 按照苜蓿带配置面积占棉田面积10%计算,如在新疆大面积推广, 可增加苜蓿种植面积150万亩,每年可增产干草150万吨,按每公斤干草1元计算, 可创造产值15亿元。 这种“生态棉田”新模式,在提高防虫效果的同时, 还可解决发展农区畜牧业饲草不足的老大难问题,是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建设的一项技术创新。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黄麻立枯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