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畜禽养殖   

猪布鲁氏菌病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病原布鲁氏菌为球状小杆菌,常散在,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用柯兹洛夫斯基染色法染色时本菌呈红色,其他细菌染成绿色。

  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土壤、水、粪尿及饲料中可生存一至数月,对热和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常用的消毒药如1%来苏儿、1%福尔马林、5%石灰乳、3%漂白粉、2%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在较短时间内均可将其杀死。

  流行特点猪布鲁氏菌病主要是由猪型布鲁氏菌引起的,羊布鲁氏菌对猪有一定的致病力。

  病猪、流产母猪和其他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当感染的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时,病原菌可从胎儿、胎衣、胎水、阴道分泌物中大量排出;病猪乳汁和发病公猪精液,以及有时粪尿中也可排菌。排出的病原菌污染产房、猪舍、物品和用具、饲料及其他环境,健康猪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而感染。此外,配种也是感染的重要途径,经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也能感染发病。

  幼猪对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5月龄以下的猪易感性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性增高。一般第一胎母猪的发病率较高。患病母猪群在第一次流产高潮过后,流产逐渐降低,可出现子宫炎、不孕症和关节炎等慢性症状。

  临床症状感染猪大多数呈隐性经过。发病母猪的主要症状是流产,多发生于怀孕的第(二)三月,有的在妊娠的第(二)三周即发生流产;早期流产的胎儿和胎衣大多被猪吃掉,常不被发现;流产前母猪表现出食欲减退、精神差,体温升高,但症状多不明显;流产的胎儿多为死胎。流产母猪从阴道流出分泌物,少数母猪可发生胎衣不下及子宫炎,可影响其配种。新感染和发病猪场,流产的数量较多。

  公猪发病的主要症状是睾丸炎和附睾炎。一侧或双侧性的无痛性肿大,有的有局部热痛,并伴有全身性症状,病程稍长者,病猪的睾丸发生萎缩、硬化,甚至性欲减退或丧失,失去蟹殖配种能力。

  公猪和母猪都可发生关节炎,一般多在后肢,关节局部肿大、疼痛,关节囊内液体增多,出现关节僵硬、跛行。

  剖检病变流产胎儿剖检后可见皮下、肌间有出血性、浆液性浸润;胸腹腔内有红色液体及纤维素;胃、肠黏膜有出血点;有的成为木乃伊胎。胎衣充血、出血和水肿,有的还见坏死灶;母猪子宫黏膜上有多个黄白色、高粱米大小、凸起的坏死小结节。

  公猪睾丸、附睾、前列腺发生肿大,切开可见豌豆大小的化脓性坏死灶。出现关节炎的猪可见关节和滑液囊内有浆液和纤维素。

  诊断要点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但要确诊,须进行有关实验室检查。

  1.细菌学检查可取病料(如胎儿、胎衣、胎水)作成抹片,用柯兹洛夫斯基染色法染色,镜检可见成丛的红色球状小杆菌,即可确诊。有条件时可作细菌分离培养。

  2.动物接种试验取病料接种豚鼠,再从豚鼠分离细菌并作凝集试验。

  3.血清学试验可用试管凝集反应、平板凝集反应、虎红平板凝集反应检测猪群血清抗体。

  本病还应与猪细小病毒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日本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猪衣原体病、猪伪狂犬病等进行区别。

  防治措施本病的治疗效果不好,对于良种猪场可考虑用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进行治疗。应作好本病的预防工作,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控制本病。

  1.自繁自养种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控制本病的传入,禁止从有此病的猪场和疫区引种,需引种时必须进行严格的隔离检疫。

  2.坚持检疫和监测应作好定期监测工作,凡经查明为病猪或阳性猪,应立即隔离和淘汰,或作育肥处理。

  3.疫苗免疫接种在疫区和发病猪场,对检疫(5月龄以上)。证明无病的猪,用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冻干活疫苗进行预防免疫;最好在配种前1-2个月进行,口服两次,每次200亿活菌,间隔1个月;也可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次200亿菌,间隔1个月再接种一次,免疫期为1年。

  4.作好兽医卫生消毒工作对产房、用具及其被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防止传播。对流产胎儿、胎衣、粪便等进行深埋处理或生物热发酵处理。

参考资料
[1].  智农361   http://www.ipa361.com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瘦肉型猪饲料的合理配合 下一篇怎样防治猪坏死杆菌病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59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