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水稻种植   

水稻穗颈瘟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概述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上常发性、气流性主要病害,直播稻扬花灌浆期,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水稻很容易发生穗颈瘟。染病后,随着病菌的繁殖与危害,穗颈节坏死,输送到穗子的养分通道被阻断,从而形成白穗或瘪粒的稻穗。一旦穗颈染上稻瘟病,会造成不同程度减产。

危害症状

水稻穗颈瘟水稻穗颈瘟

水稻穗颈瘟主要在穗颈或穗轴和枝梗上发生。穗颈发病,病斑褐色或灰黑色,从穗颈向上下蔓延,可长达3~4㎝。发病早,发病重时,造成白穗;发病迟,发病轻时,造成千粒重下降或秕谷。穗颈瘟常会引起穗梗折断,在穗轴分枝、枝梗和再生枝梗上的症状和在穗颈部相似,但只是病斑以上部分小穗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传播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限8~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限10~35℃,最适温度25~28℃,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h。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孢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时晴时雨、早晚有云雾以及结露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


发病条件

  品种抗性强弱。不同品种间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当前生产上所用抗病品种多属垂直抗性品种,其抗性因生理小种组成只能保持一定时期抗性,一旦劣势小种变为优势小种,某些品种就会丧失抗病性,使病害发生。一般籼型品种的抗性优于粳型品种。 

  菌源数量多少。如带菌种子多,又未进行浸种消毒,尤其是病稻草、病秕谷未经销毁或处理不彻底等,越冬菌源多,一旦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传播就快,发病就重。 

  气象条件好坏。如分蘖期阴雨连绵,雨日和雨次多,形成高湿、低温、寡照(日照时数少)的环境,会降低水稻抗病性,从而有利于病害发生。抽穗期前后为连雨天气,降雨日多,降雨次数多,形成高湿、低温、寡照条件,不利于水稻生育;但对病菌孢子的产生、孢子萌发侵入有利,其中,高湿有利病菌孢子萌发与侵入;而低温寡照条件使穗颈瘟、节瘟、谷粒瘟发生较重。 

  稻田管理薄弱。如施用氮肥过多、过晚,经常冷水灌、深水灌等,会降低水稻抗病力,均可加重病情。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于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

防治误区

  白穗时才施药。稻瘟病病菌刚侵入时,一般不表现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不明显。而等到穗颈因病坏死而出现白穗时再防治,为时已晚。防治稻颈瘟一般要在破口始穗期用药,感瘟品种或不抗瘟品种或生长过旺的田块,还要在齐穗期﹙抽穗达80%左右时﹚再用药一次。稻瘟病发生受环境影响较大,分蘖期发病条件不适宜,苗瘟发生可能并不严重;如穗期条件适宜,又可能表现出感病。感瘟或不抗病品种,穗期遇阴雨天气,无论苗瘟发生轻重,都可能导致穗颈瘟的大流行。因此,感瘟或不抗瘟品种,或者历年稻瘟病发生严重的田块,即使苗瘟不严重,也要加强对穗颈瘟的防治,抓住破口始穗期、齐穗期各用药1次。 

  抗瘟较强的品种忽视用药。稻瘟病绝对抗病的品种是没有的,抗性是相对的。虽然抗瘟品种发病率明显低于感病品种,但种植在常年发病严重的田块﹙稻瘟病的老窝﹚,或偏施氮肥、营养生长过旺、抽穗期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也可能发病。对于常年发病田块,即使是抗性品种,也要注意及时防治穗颈瘟;偏施氮肥、营养生长过旺的田块,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都不可忽视对穗颈瘟的防治。 

  抽穗期遇雨不用药。抽穗期出现阴雨天气有可能严重发病,如感瘟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的地方,还可能引起穗颈瘟的大流行。因此,防治穗颈瘟要在水稻破口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施药后8 h内遇雨还要补施。即使是阴雨天,也要抢在雨中间隙用药。优质稻、多年种植的品种或组合、苗瘟比较严重的田块、植株生长过旺的稻田、冷浸田及抽穗期遇降雨的田块,都要在破口始穗期、齐穗期各用药1次。 

防治措施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法。   选择优良品种。选用抗性好的优质高产品种(组合),连续种植几年后要及时更换抗性品种。 

  彻底消灭菌源。对已发生过稻瘟病的田块,要及时清除或烧毁田间有病稻草,降低越冬菌源数量;用咪鲜胺、强氯精等浸种消毒,杀灭稻种携带的病菌,同时可兼防恶苗病。 

  科学运筹肥水。在旱育壮秧的基础上,推广30㎝的宽行距栽培。在肥料运筹上,增施底肥,重施叶肥,巧施穗肥。一般亩产550~650㎏的田块施纯氮12.5~13.5㎏,其中底肥和叶肥各占35~40%,穗肥占20~30%,并且最后一次叶肥与穗肥间隔30~40d。穗肥在中期控氮的基础上,做到见黄施肥,早黄早施,晚黄晚施,薄地多施,肥地少施。在水层管理上栽后至有效分蘖期,保持浅水层,并注意适当落干换新水;无效分蘖期适时烤田;幼穗分化期保持浅水层,并有2~3次小落干;抽穗开花期,保持4~6㎝水层;进入灌浆期以后,采取干干湿湿、浅水勤灌的管理法。 

  适时药剂防治。有苗瘟、叶瘟发生的田块,感病品种,地势低洼被洪水浸泡过的老病区,在破口前2~3d和齐穗初期各喷药1次,每667㎡用20%三环唑75~100g,或40%富士1号100g,兑水50~75㎏将植株喷透,交替使用对口农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注意事项。一是稻瘟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的策略,严格掌握防治时间,破口期施药是有收无收的关键,齐穗期施药是收多收少的措施。二是避开扬花期施药,因为扬花期喷药,药液很容易进入花器,伤害或杀死花粉、花药、子房等,同时药液会将花粉冲落,严重影响授粉,造成水稻不实率增加;三是要用足药、兑够水,对穗层喷雾均匀周到,将植株喷透。四是两次以上防治的药剂品种要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五是避雨抢晴施药,保证打药10h内不下雨,施药后遇雨要抢住雨中间隙补施药剂。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兰西香瓜 下一篇伊春黑木耳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2274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