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E)是一类化学结构相似,分子中含有18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是与动物繁殖有直接关系的生殖激素。动物机体内E主要来源于卵巢的卵泡内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此外,黄体、胎盘、肾上腺皮质、雄性动物的睾丸也可以少量分泌。体内以17β-雌二醇(E2)为主,其次是雌酮和雌三醇等。另外,某些植物也可以产生大量对动物具有生物活性的E。生产中常用的E,以人工合成的为多见。
在奶牛生产中E的应用非常广泛。临床上主要与其它生殖激素配合使用,用于诱导发情和泌乳,治疗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催产,引产,人工诱导流产,排出子宫内容物,化学去势等。
给未孕乏情母畜使用E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母畜表现发情行为。因而有些应用者用于诱导发情,但往往不理想,发情配种而不孕,影响了E的作用,使畜主产生激素不可用的误解,因而有必要讨论E的实际应用。
雌激素对成年母牛的生理功能
E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往往与生理时期有密切关系,并与多种生殖激素发生协同和拮抗作用而发挥其生理功能。在发情周期、妊娠、分娩、泌乳过程中,对卵巢、生殖道、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的生理功能有调节作用。维持母牛正常的生殖机能。
雌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诱导发情和同期发情 是与孕激素(P)协同而实现的。用P处理乏情母牛,连用7天~12天,人为延长黄体期,停用P后2天―5天即可出现正常发情。在这一过程中,用小剂量E在P处理的第1天~2天或全程使用,会增强P的处理效果。目前所用的孕激素同期发情方案及新西兰阴道埋植孕酮装置(CIDR)就是这一原理。现例举某诱导发情方案:用18―甲基炔诺酮30mg,加少量消炎粉,装入带小孔的塑料细管内,埋植于耳背皮下。同时肌注本品5mg和苯甲酸雌二醇4mg,9天后取出塑料细管,过72小时、96%小时两次定时输精。受胎率与正常发情差异不显著。
有些单独使用E类诱导乏情母牛发情,用后2天~4天80%以上的母牛出现发情。症状明显,但大多数不排卵。这主要是因为E引起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所致。此时卵泡发育往往与之不同步,大多数母牛没有成熟卵泡排卵,所以受胎率低。生产中往往等到下次发精再配种。如果大剂量、长时间用E,很可能造成孵巢囊肿,其中因黄体囊肿而无第2次发情。三合激素(含睾酮、孕酮、雌激素)也有类似情况,因睾酮(T)在体内很快转化成E。
如果E或三合激素在乏情母牛黄体退化后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即已进入发情前期)或安静发情时用,是可以刺激发情行为并排卵的。但乏情母牛多因卵巢静止或持久黄体而造成,用E时遇到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概率不大,因而受胎率低。
促发情表现及促受胎 主要适合安静发情,多因FSH、E、P不足引起。这里关键是判定和预测安静发情的时间。一般在预计第2次发情到来前1天~2天或本次发情母牛流2天~3天稀薄粘液(非疾病所致),发情表现微弱,无法准确判定其发情时给药。如肌注已烯雌酚20mg或三合激素1支~1.5支(此外可肌注FSH100IU或PMSG1600IU效果可能更好),出现发情可输精,并肌注促排粪的生殖激素,如促排3号200μg。
治疗子宫内膜炎,排出子宫内容物(积水、积脓)此类疾病的治疗,E主要起到促进子宫颈口开张,促进子宫肌收缩,排出炎性物,使子宫内膜增生,增强生殖道防御微生物的能力。往往是辅助治疗。首选治疗方案是子宫冲洗和宫注抗生素。但有时宫口不开,就必须用E(如已烯雌酚10mg―15mg肌注)预处理。此外,E与OXT、PG协同使用,会加强子宫收缩能力,加快炎性物的排出,效果更好。一般PG(如氯前列烯醇O.1mg~0.2mg)或OXT(201U)采用宫注加抗生素,对于一般子宫炎〔如急性的、慢性的卡他性或卡他脓性的),连用2天~3天即可治愈。当采用PG时,用药后2天~5天可能发情,一般输精可孕。
催产、引产、难产及胎衣不下 利用E促进子宫收缩,使OXT受体敏感性提高,促进子宫粘膜PG释放而发挥作用。常与OXT、PG协同使用。E预处理后,肌注OXT(50IU~80IU)或氯前列烯醇(0.2mg~0.3mg),视处理效果,可间隔2小时,用OXT再次处理。
在人工诱导流产中,如因早配或不适宜妊娠,单独使用E或三合激素也会引起流产(但不如PG效果好)。因而,在正常孕牛用药时要特别注意,以免人为造成流产。
诱导泌乳 E与P、促乳素(PRL)、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协同,使乳腺系统发育,可人为诱导不孕牛、不孕无乳奶牛泌乳。例如:用170―雌二醇(O.1mg/kg体重)、孕酮(0.25mg/kg体重)的无水乙醇溶液,每日早晚两次皮下注射,连续7天~10天,以后隔日或连日注射利血平(0.O8mg/kg体重或0.03mg/kg体重地塞米松)4次。此法诱导泌乳成功率达90%以上。一般在产奶7天后,奶质正常,无药物残留,且有部分母牛恢复繁殖机能并受胎产犊。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