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养鸭技术   

鸭疫巴氏杆菌病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病原 本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主要感染家鸭,野鸭亦有易感性。1周龄~8周龄雏鸭易感染发病,恶劣环境及大肠杆菌等并发病可促进发病,死亡率20%~75%不等。 

  症状 急性病鸭眼鼻分泌物增多,咳嗽与喷嚏,腹泻及运动失调,病程2天~3天。慢性者拉稀,消瘦,步态不稳。部分病鸭有神经症状。 

  病变 特征性病变为心包、肝周及气囊附着灰白色纤维素。脾脏肿大,充血斑。有时见鼻窦内黏液浓性渗出物。 

  防治 氯霉素每千克0.4克~0.6克或每千克0.6克~0.8克土霉素,拌料投药3天~5天,配合使用B族维生素有较好的效果。根据用药效果,交替使用庆大霉素、新生霉素及林肯霉素亦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平时应加强鸭舍通风、干燥、防寒及清洁卫生工作。鸭疫巴氏杆菌灭活苗或与大肠杆菌混合灭活苗接种7日龄~10日龄雏鸭,可预防本病。 

  
参考资料
[1].  智农361   http://www.ipa361.com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野猪繁殖力低的原因 下一篇冬季养羊五大管护措施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38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0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