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病虫防除   

香蕉黄叶病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概述编辑

  香蕉巴拿病也称镰刀菌枯萎病、黄叶病,由于最早在巴拿马大面积发生而得名。我国在50年代引种粉蕉时发现,现已成为龙芽蕉(AAB),粉蕉(ABB)的主要病害,所有产区均有发生,使这两种蕉无法大面积种植。 

基本资料

  中文名:香蕉萎蔫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香蕉巴拿病、黄叶病 

  拉丁学名: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cubense (E. F. Smith) Wr. 

  目:属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瘤座菌目 

  属:镰刀属,香蕉萎蔫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

病源

  为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目前已发现有4个生理小种,第一小种危害大密啥(AAA)和龙牙蕉类(AAB)、粉蕉类(ABB),第二生理小种危害大蕉类(AAA),第三生理小种危害野生蕉类,第四生理小种危害包括香蕉(AAA)在内的所有香蕉。

  该病菌从根部入侵,受伤的根部受浸水均易感染传染。病源体在香蕉木质部发展,堵塞维管束,并产生毒素,使之坏死。该病可由苗木、流水、土壤、农具带菌感染,有明显的发病中心。一般在雨季(5-6月)感染,10-11月发病高峰期。组培苗伤根,淋菌液处理,潜伏期可短至15天表现症状。

  菌核深蓝色,直径0.5~1(mm),有的长达4mm,大型分生孢子具3~5个隔膜,以3个隔膜者居多,大小17~51×3~4.5(μm)5个隔膜者大小36~57×3.5~4.7(μm)。小型分生孢子散生于气生菌丝间,较多;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球形或卵形,具1~2个细胞。单胞者4.5~10×4~8(μm),双胞者9~18×4.5~7.2(μm)。 

病害症状

  叶片染病,迅速枯萎,先变黄后变褐,最后干枯,严重时整株死亡,干枯叶悬挂于枯枝上不脱落。茎部染病主要引起维管束病变,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为红褐色斑点状或线条状。病株根茎横剖可见红褐色病变的维管束斑点。

  最明显的病征是叶片由叶缘向中脉黄化,有些比较均匀黄化,有些绿叶与黄叶部分区分明显。叶片黄化后叶柄基部软折凋萎,接着其他叶片相继下垂,色泽由鲜黄变为暗黄,最后干枯。在中山市、龙牙蕉发病表现叶鞘散干,呈“散把”状。假茎基部开裂,向内部至心叶,并向上扩展。后期感病植株虽可以抽蕾,但果实不能正常发育,叶片相继枯萎后,但其球茎级可抽生新吸芽,绝大多数带病,极少可以正常发育。

发病规律

  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病菌主要从染病蕉树的根茎通过吸芽的导管延伸到繁殖用的吸芽内。用染病的吸芽繁殖时,病害开始传播。在土壤中,病菌通过幼根或受伤的根茎向假茎或叶部蔓延。条件适宜时,感病寄主的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高温和土壤湿度大,发病重。粉蕉、西贡蕉、蕉麻最易染病,香蕉和大蕉较抗病。

防治方法

  (1)香蕉枯萎病是国际上著名的检疫对象。应严格控制病区的蕉苗外运。发现病株,立即烧毁。发现病株要用除草剂杀死,并挖除就地烧毁,植穴用32.7%威百每667平方米300倍液5-10千克,亦可用棉隆,氯化苦埋入土壤消毒,也有在植穴施石灰,尿素进行消毒的报道,病穴可改种香大蕉,改善土壤理化条件, 

  (2)选栽抗病品种和无病苗木。 

  (3)处理病土。清除病株后,在病穴及周围土壤中施用石灰或福尔马林消毒。 

  (4)发病严重蕉园可与甘蔗轮作1~2年。发病率高于20%时应改种水稻。 

  (5)必要时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或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下一篇打杈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793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