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畜禽疫病防治   

花生田端大蓟马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学名 Megalurothrips distalis (Kanrny) 属缨翅目,蓟马科。异名Taeniothrips distalis (Karny);Taeniothrips nigricornis Schmutz.。别名端带蓟马、花生蓟马、花生端带蓟马、豆蓟马、紫云荚蓟马。分布在全国各地。

   寄主 花生、四季豆、豌豆、蚕豆、丝瓜、胡萝卜、白菜、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苜蓿、红花草、紫云荚、苕子、猪屎豆、柽麻、小麦、水稻等。

   为害特点 成虫、若虫以挫吸式口器穿刺挫伤植物叶片及花组织,吸食汁液。幼嫩心叶受害后,叶片变细长,皱缩不开,形成“兔耳状”。受害轻的影响生长、开花和受精,重则植株生长停滞,矮小黄弱。花受害后,花朵不孕或不结实。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6一1.76mm,体黑棕或黄棕色。触角8节,皆暗棕色;第3、4节呈倒花瓶状,各节有长的叉状感觉锥;单眼间鬃长,靠近后单眼,位于3个单眼中心连线内缘。下颚须3节。前胸后角有2对长鬃。前翅暗棕色,基部和近端处色淡,上脉基中部有鬃18根,端鬃2根;下脉鬃15—18根。腹部第2至7节背板近前缘有1黑色横纹,第5至8节两侧无微弯梳,第8节后缘仅两侧有梳。雄成虫显著比雌成虫体小而色淡,且触角也细。腹部腹板腺域不明显,但第2至8节除后缘鬃似矛形外,尚有附属矛形鬃,第2和第8节有40余根,第3至7节90余根。

    生活习性 江西、浙江、福建年生6—7代,紫云荚上常发生3—4代,以成虫在紫云荚、葱、蒜、萝卜等叶背或茎皮的裂缝中越冬。翌年,福建在3月下旬,浙江在4月上旬盛发,大量产卵繁殖,紫云荚花期进入为害盛期,世代重叠,在生长期均可见到各虫态的虫体,成、若虫白天栖息在花器内和叶背面,行动迅速。常把卵产在花萼或花梗组织里,卵期7天,若虫在花器中为害1周左右,钻入表土0.5一lcm深处进行蜕皮,蜕皮时先变为预蛹,后再蜕皮化蛹,卵经一周羽化为成虫。紫云荚成熟时迁往猪屎豆、扁豆、豇豆等植株上生活,10月下旬至11月开始越冬。3—4月干旱易大发生,高温多雨年份发生轻。

    防治方法 (1)春季端大蓟马集中到紫云荚留种田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30%灭多威乳油2000倍液。(2)端大蓟马进入花生田后首选40%七星保乳油600—8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比菌素4000倍液或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花生田灰地种蝇 下一篇花生田假眼小绿叶蝉和小绿叶蝉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42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3-16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