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养鸡技术   

鸡群啄癖的原因与防治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死亡,是群养鸡容易发生的恶癖。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肉等。啄癖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如光照过强、密度过大、营养失调、发育不良,以及疾病等,均可引起啄而造成损失。损失严重的可达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十几。 

    断喙:断喙是防止啄癖的重要和有效手段,而且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断喙通常在7-9日龄进行,9-10周龄再进行一次修喙,上喙切去二分之一,下喙切去三分之一,使下喙略长于上喙(约一个硬币厚度)。断喙时要注意止血,烧烙2-3秒钟,并于断喙前2天开始于饲料中拌VK(1克/公斤料),共三天。于断喙同时将强弱雏分群饲养。 

    光照:光照过强常是引起鸡群啄癖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饲养于开放鸡舍于夏季进入产蛋期的鸡群。初生雏3天或7天内可给予23-24小时光照,强度为20勒克司(60-100瓦白炽灯)以后强度降至5勒克司(15-25瓦白炽灯),为节约能源,开放舍可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在不影响通风的前提下,采取遮光措施,降低光照强度,如百叶窗、竹帘、遮阳蓬等。总之应重视后备鸡的光照,以使鸡群适时开产,不仅可以减少啄癖,还可以增加产量。 

    密度:密度过大及饲槽、水槽位置不足,也是引起鸡群啄癖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
[1].  智农361   http://www.ipa361.com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给蛋鸭看相喂料 下一篇奶牛安全接产方法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88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