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加工储运   

水产品的腌制方法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一)干腌法 在鱼品外表直接撒上适量的固体食盐进行腌制的方法称为干腌法(drysalting)。体表擦盐后,层堆在腌制架上或层装在腌制容器内,各层之间还应均匀地撒上食盐,在外加压或不加压条件下,依托外渗汁液形成盐液(即卤水),腌制剂在卤水内经过扩散作用向鱼品内部浸透,比较均匀地散布于鱼品内。但因盐水形成是靠组织液迟缓渗出,开端时盐分向鱼品内部浸透较慢,因此,腌制时间较长。干腌法具备鱼肉的脱水效率高,盐腌解决时不需要特别的设施等优点。但它的缺陷是用盐不均匀时容易产生食盐的浸透不均匀;因为强脱水的起因致使鱼体的外观差;因为盐腌中鱼体与空气接触容易发生脂肪氧化等(“油烧”景象)。 (二)湿腌法 将鱼体浸入食盐水中进行腌制的方法称为湿腌法(brinesalting)。通常在坛、桶等容器中加入规定浓度的食盐水,并将鱼体放入浸腌。这时一边进行盐的弥补,一边进行浸腌。有的浸腌一次,有的浸腌两次。这种方法常用于盐腌鲑、鳟、鳕鱼类等大型鱼及鲐鱼、沙丁鱼、秋刀鱼等中小型鱼。盐水浸腌因为是将鱼体完全浸在盐液中,因此食盐能够均匀地渗入鱼体;盐腌中因鱼体不接触外界空气,不容易引起脂肪氧化(油烧景象);不会产生干腌法常易产生的过度脱水景象,因此,制品的外观和风味均好。但其缺陷是耗盐量大、并因鱼体内外盐分平衡时浓度较低,达不到饱和浓度,所以,鱼不能作较长时间贮藏。 (三)混杂腌制法 这是一种干腌和湿腌相联结的腌制法,即将鱼体在干盐堆中滚蘸盐粒后,排列在坛或桶中,以层盐层鱼的方法叠堆放好,在最上层再撒上一层盐,盖上盖板再压上重石。经一日夜左右从鱼体渗出的组织液将周围的食盐消溶形成饱和溶液,再注入一定量的饱和盐水进行腌制,以避免鱼体在盐渍时盐液浓度被稀释。采取这种方法,食盐的浸透均一,盐腌初期不会发生鱼体的糜烂,能很好地抑制脂肪氧化,制品的外观也好。 无论采取何种腌制方法,所用食盐的品格对腌制的效果影响都很大。食盐中通常含有硫酸镁、氯化镁、硫酸钙、氯化钾和铁、铜、不溶性杂质等。腌鱼用盐恳求其氯化钠含量至少在90%以上(上等盐),最好能达到95%—97%。例如钙、镁盐的存在会障碍食盐对鱼肉的浸透,使盐渍初期渗入的食盐量起不到抑制细菌活动的作用,从而造成鱼体糜烂。当钙、镁盐含量达到5%以上时,还会使制品的肉质变得硬而脆,肉色像涂过粉笔灰一样并具备苦涩味,有时也会呈黄色。食盐中含铁量即使为30毫克/千克,含铜量0.2—0.4毫克/千克,也会使咸鱼变褐、黄色。食盐中的杂质含量,如钙盐和镁盐(主要是硫酸盐)分别为0.15%—0.30%和0.05%—0.15%,且钙、镁盐之比为1.5—3.0之间时,腌制的效果是最理想的。食盐颗粒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腌制效果,如精制的细盐虽有速溶的优点,但因为有的部位速溶,有的部位存在结块,因此难以使形成的盐液散布均匀,导致鱼品渗盐不匀;如使用粗盐,当盐粒在7毫米以上至十几毫米时,因盐与鱼体的接触面积大为减少,也会障碍食盐的浸透,常会造成盐渍初期的鱼体糜烂变质。长期的生产经验表明,粗盐的盐粒大小以4.5—6.4毫米为好。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标签:水产品  腌制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大蒜食品加工技术 下一篇浓缩黄瓜汁加工技术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658 次
  • 更新时间: 2014-11-28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