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水稻种植   

水稻稻秆潜蝇及防治技术介绍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别名稻秆蝇、稻钻心蝇、双尾虫等。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西南各省(区),在广东的山区和丘陵区稻区普遍发生。近年该虫为害呈上升的趋势。

  1、寄主

  水稻、小麦、看麦娘、早熟禾、稗草等。

  2、为害特点

  以幼虫蛀入茎内为害心叶、生长点、幼穗。苗期受害长出的心叶上有椭圆形或长条形小孔洞,后发展为纵裂长条状,致叶片破碎,抽出的新叶扭曲或枯萎。受害株分桑增多,植株矮化,抽穗延迟,穗小,秕谷增加。幼穗形成期受害出现扭曲的短小白穗,穗形残缺不全或出现花白穗。近年该虫为害呈上升的趋势。

  3、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3~3毫米,翅展5~6毫米,体鲜黄色。头部、胸部等宽,头部背面有1钻石形黑色大班;复眼大,暗褐色;触角3节,基节黄褐色,第二节暗褐色,第3节黑色膨大呈圆板形,触角芒黄褐色,与触角近等长。胸部背面具3条黑色大纵斑,腹部纺锤形,各节背面前缘具黑褐色横带,第1节背面两侧各生1黑色小点。体腹面浅黄色。翅透明,翅脉褐色。足黄褐色,财节末端暗黑色。卵长0.7~l毫米,白色,长椭圆形。末龄幼虫体长约6毫米,近纺锤形,浅黄白色,表皮强韧具光泽。尾端分两叉。蛹长6毫米,浅黄褐色至黄褐色,上具黑斑,尾端也分两叉。

  4、生活习性

  卵散产,一般一叶一卵。冬暖夏凉的气候适其发生,日均温35℃以上,幼虫发育受阻。多露、阳光不足、环境潮湿、田水温度低为害重。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受害更重。

  5、防治方法

  (1)改善耕作制度。单季稻、双季稻混栽山区尽量不种单季稻,可抑制发生量。

  (2)加强田间管理。冬春季结合积肥,铲除田边、沟边、山坡边的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排水晒田可减轻为害。

  (3)加强虫情预测预报,进行药剂防治。

  采用狠治一代,挑治二代,巧治秧田的策略。一代为害重且发生整齐,盛期也明显,对防治有利。成虫盛发期、卵盛孵期是防治适期,当秧田每平方米有虫3.5~4.5头或本田每100丛有虫1~2头或产卵盛期末,秧田平均每株秧苗有卵0.1粒,本田平均每丛有卵2粒时开始防治成虫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每亩50毫升,兑水50公斤。防治幼虫用用50%杀螟松乳油,每亩用药100毫升,兑水50公斤。对带卵块的秧田,可用50%杀螟松乳油300倍液或36%克螨蝇乳油1000倍液浸秧根。浸秧时间需根据当时温度、秧苗品种及素质先试验后再确定,以防产生药害。 

参考资料
[1].  智农361   http://www.ipa361.com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玉米种子金豫6号-普通玉米 下一篇水稻田浮萍如何防除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85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