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畜禽疫病防治   

桑树桑尺蠖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                   

        学名 Phthonandria (Hemerophila) atrilineata Butler 属鳞翅目,尺蛾科。异名Menophra atrilineata (Butler)别名桑造桥虫、剥芽虫等。分布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辽宁、吉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植桑区。

        寄主 桑树。

        为害特点 幼虫于早春取食桑芽常把内部吃空,仅留苞叶,春季幼虫蛀食新芽,后幼虫咬食叶片成缺刻,严重的仅留叶脉,造成树势衰弱,桑叶大幅度减产。是桑树春季大害虫之
     
        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10mm,翅展47mm,雄蛾体长16mm,翅展40mm。体、翅皆灰褐色。头小,灰白色。复眼圆形,黑色,触角羽状,短而阔,暗褐色;雌蛾触角狭长,双栉齿形,暗褐色。前翅灰色,外缘呈不规则齿状,缘毛灰褐色,翅面散有不规则的深褐色短横纹,中央具2条不规则的波形黑色横纹,两横纹间及其附近色泽较深。后翅近三角形,外缘波状,缘毛灰黑色,有1条黑横纹与外缘平行,线外比线内色深,翅面亦散生黑色短纹。腹部与翅色相同。卵长0.8mm,宽0.5mm,扁平椭圆形,浅绿色。末龄幼虫体长52mm,体圆筒形,从头至尾逐渐粗大。头扁平,灰褐色。初孵幼虫淡绿色,逐渐变褐色,与桑枝皮相似,是很好的保护色。各节后缘稍隆起,第l及第5腹节背面近后缘处各有一长形突起,背面散布黑色小点。气门9对,周围黑色,中央赤黄,第6—9腹节各生腹足一对。蛹长19mm,圆筒形,紫褐色,具光泽。

        生活习性 山东以北年生3代,贵州3—4代,安徽、江苏、浙江4代,以3—4龄幼虫在桑树枝干隙缝或枝下越冬。翌春冬芽转青的3、4月份开始活动,为害桑芽和嫩叶。各代幼虫活动为害期一般在5月下旬一6月上旬、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及9月下旬一10月上旬。第4代幼虫于10月底一11月气温降至16℃以下时,3—4龄幼虫开始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喜把卵产在枝条顶端嫩叶背面,一般产600多粒,最多高达1177粒,卵期4—9天。初孵幼虫在叶背屈曲行走,静止时直立叶上。幼虫共5龄,老熟后在近主干土表化蛹。蛹期7—20天。该虫发生与气温有关。冬季气温高,桑园虫口基数大,则春季发生早;5月份以后雨日多,降雨强度不大,气温偏高,亦利于该虫发生。主要天敌有桑尺蠖脊腹茧蜂、桑尺蠖绒茧蜂、桑尺蠖黑卵蜂等。

        防治方法 (1)采叶时,注意捕杀幼虫。(2)在越冬前把稻或麦草束捆在枝条上,诱集幼虫钻入草把内越冬,于冬季集中杀灭。(3)在春芽萌发前半个月,桑树冬芽开始转青但尚未脱苞及伐条时或夏伐以后,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3000倍液。(4)秋蚕停食后喷洒2.5%功夫菊酯或20%氰戊菊酯或2.5%敌杀死乳油等菊酯类杀虫剂4000一5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5)生物防治 人工释放桑尺蠖脊腹茧蜂,寄生率70%一80%左右。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桑细菌性疫病 下一篇桑树黄星天牛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224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