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粮食种植   

花生青枯病危害症状及防治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危害症状 花生青枯病又称青症、花生瘟等,属细菌性病害。花生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受害,一般在开花前后开始发病,盛花期为发病盛期。病菌主要浸染植株根部,使根端变色、软腐,维管束组织变为深褐色并自下而上扩展到植株顶部。将病部横切后,用手挤压,可见浑浊的乳白色菌液流出。感病植株主茎顶梢第一、二片叶首先表现出失水萎蔫,病情发展后,全株叶片自上而下失水萎蔫,叶色暗淡,但仍呈绿色。植株从感病到枯死需7~15天,植株上的荚果、果柄呈褐色湿腐状。
    
  发生规律 该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3~5年,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是主要的浸染来源,田间扩散主要借助于流水和工具。高温高湿是病害大发生的主导因素。
    
  防治方法 轮作倒茬:可有效地控制青枯病的发生,由于花生青枯病的寄主范围较广,轮作时要考虑好茬口的安排。与红薯、玉米、谷子轮作或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较为适宜,轮作周期为3~5年。化学防治:可用200×10-6至400×10-6的农用链霉素溶液浸种或灌根。 

参考资料
[1].  智农361   http://www.ipa361.com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加强麦田管理 保苗安全越冬 下一篇小麦冬春如何治虫施肥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15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2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