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资源环境   

叶下珠 珍珠草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 学名:PhyllanthusurinariaL.

    别名:珍珠草、珠子草、夜合草、阴阳草、油柑草

    种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产地及分布

      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印度、越南、美洲和中国的长江以南、中国四川(四川大雪山产叶下珠没食子酸含量最高)、云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地,夏秋季采集。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草本,高10-60厘米,茎通常直立,基部多分枝,枝倾卧而后上升;枝具翅状纵棱,上部被-纵列疏短柔毛。 叶片纸质,因叶柄扭转而呈羽状排列,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10毫米,宽2-5毫米,顶端圆、钝或急尖而有小尖头,下面灰绿色,近边缘或边缘有1-3列短粗毛;侧脉每边4-5条,明显;叶柄极短;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5毫米。 花雌雄同株,直径约4毫米;雄花:2-4朵簇生于叶腋,通常仅上面1朵开花,下面的很小;花梗长约0.5毫米,基部有苞片1-2枚;萼片6,倒卵形,长约0.6毫米,顶端钝;雄蕊3,花丝全部合生成柱状;花粉粒长球形,通常具5孔沟,少数3、4、6孔沟,内孔横长椭圆形;花盘腺体6,分离,与萼片互生;雌花:单生于小枝中下部的叶腋内;花梗长约0.5毫米;萼片6,近相等,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边缘膜质,黄白色;花盘圆盘状,边全缘;子房卵状,有鳞片状凸起,花柱分离,顶端2裂,裂片弯卷。蒴果圆球状,直径1-2毫米,红色,表面具-小凸刺,有宿存的花柱和萼片,开裂后轴柱宿存;种子长1.2毫米,橙黄色。花期4-6月,果期7-11月。

  •   生长习性

  •   叶下珠多生长在温暖湿润,土壤疏松的地域,稍耐荫,生长地土质以森林棕壤和沙质土为主,土壤pH5.8~7.0。 [2]  生于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灌木丛中或稀疏林下。

  •  栽培技术
  •  地块选择
  •  选择交通方便,周围1km范围内无产生污染的工、矿企业,无垃圾场等污染源,空气质量符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土壤质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以上,灌溉水源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1992)的地区。要求地块土壤疏松透气,较肥沃,土质以森林棕壤和沙质壤土为好。土壤pH5.8~7。要求地块距公路30m以上,坡度0~15°。
  •  整地起畦 在陕南秦岭山区栽培叶下珠,要求在选好的地块上整高畦,畦面宽1.2m,畦长根据地形而定,畦面利于排水和便于干旱时灌溉。操作道宽40cm,深25cm。整地前在选好的地块上每公顷施入经腐熟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45000kg,过磷酸钙750kg,尿素225kg,深翻混匀后整地作畦。 
  •  播种方法
  •   播种时间在清明过后4月中旬进行。据测定叶下珠先年收获种子千粒重0.52kg,发芽率63%,每公顷用种量7.5kg。播种方法以条播为好,在畦面每隔20cm开深2cm的细沟,将种子与细土拌匀后撒入沟内,用钉耙背轻轻将畦面整平覆盖即可。 
  •  田间管理
  •  叶下珠种子较小,出芽较慢,4月中旬播种后需25d左右出苗,出苗后定期查苗,当苗高5cm的时候进行定苗,株距以5~7cm为宜,发现缺苗应及时移栽补苗,叶下珠移栽应在下午进行,成活率极高。 中耕除草 一般每年集中除草3次,5月底拔草1次,6月下旬和8月中旬集中用小锄除草各1次,深度3cm,平时视杂草情况随时拔除。严格禁止使用除草剂。 
  •  灌排水
  •  长期干旱时应沟灌,让水沿操作道渗入畦内;雨季前应清理排水沟,确保田块不积水。
  •  追肥
  •   7~8月份是叶下珠旺盛生长期,结合除草每公顷可施入磷酸二铵复合肥300kg,尿素150kg。  采收贮藏 叶下珠应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采收,10月中旬后随气温降低叶片很快变黄脱落,影响药材质量和品质。叶下珠药用部分为全草,且根系较浅,生长地土壤疏松,用手从基部连根拔出,抖净根部泥土后晾干。叶下珠每公顷产鲜草24282kg,每4.13kg鲜草可产1kg药材,大田每公顷产药材5879kg。注意在晾干药材过程中,叶下珠成熟果实大量脱落,收起药材后将底脱落层果实收集除去杂质,脱粒晾干后将种子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   叶下珠主要化学成分
  •   没食子酸、甲氧基糅花酸、卵谷葘醇、丁二酸、胡萝卜苷、山茶素、阿魏酸、木脂素、檞皮素、短叶苏木酸、柯里拉京、黄酮、去氢诃子次酸、糅质、生物碱、芸香苷、糅料云实素、短叶苏木酸乙脂、短叶苏木酸甲脂、老鹤草素、短叶苏木酚酸和去氢诃子次酸三甲脂等。其中没食子酸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

      叶下珠产地加工方法不同与疗效有直接关系。

      大理白族自治州中药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叶下珠片采用云南天然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L.)为原料,其原料严格按照国家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GAP)标准进行种植。云南叶下珠已由我公司申报收入云南省中药材标准(1992年国内首家批准载入中药材标准)。

      经验明云南产叶下珠不论是有效成分含量和药效作用都比其他地区强。

      叶下珠片采用单味植物云南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L.)为原料,经现代制剂工艺提取(充分保留其有效活性成分)精制而成。

      急毒试验未能测出LD50,按国家《新中药研究指导原则》测定最大耐受量,以叶下珠提取物(2g/ml)小鼠灌胃3ml(相当于360g/kg)。经7day观察未见动物有不良反应,推算出相当于人体(70kg)的相当量408g/70kg0,实际临床推荐量30g/d,低于最大给药量的1.3倍。表现出该药的使用安全性。

      长期毒性试验对小白鼠骨髓多染性细胞微核的观察,小鼠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畸变观察和Ames试验等。结果,叶下珠在体内没有致突变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经动物实验证明,叶下珠片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保护肝细胞及提高细胞免疫力功能作用。

      叶下珠体外抗HBV的作用:

      在比较筛选不同植物抗HBV活性发现,叶下珠抗HBV表现最优秀。

      叶下珠体外抗HBV-DNA的作用:

      试验证实了叶下珠具有明显的抑制HBV-DNA和DNA聚合酶活性,能够抑制2.2.15细胞株HBSAG和HBEAG的表达,其抑制活性呈剂量依赖关系。

      叶下珠片对动物保肝的对用:

      动物实验分别研究了叶下珠片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和四氧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叶下珠高低剂量组皆对化学药物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叶下珠片对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动物试验分别研究了叶下珠片对E-花结的形成影响和动物免疫器官胸腺增重。两项试验结果表明叶下珠对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提高了肌体抗病毒的能力。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银边翠 高山积雪 象牙白 下一篇醉蝶花 长生果花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952 次
  • 编辑次数: 2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20-12-07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