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栽培李子是把李树栽培在大棚保护设施之内,便于人为地创造适于树体生长的环境条件。利用大棚保护设施栽培李树,一是能防止李树花期晚霜危害,提高受粉坐果率,增加产量;二是可提高品质,保持品种的风味、色泽、肉质等特征特性;三是能在水果淡季提早上市,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保护地栽培一般每667m2的产量为1200kg,每公斤售价是露地栽培李树的3~4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选择适宜栽培品种
大棚栽培应以早熟品种为主,适宜栽培的品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1.1早红李。原产日本,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34g,最大65g;果面鲜红色,果肉黄色,有放射状红线;肉质细,松脆,细纤维较多,甜酸多汁,微香。果实6月中旬成熟,是极早熟品种,较丰产。
1.2日本早蜜李。原产日本,果实短卵圆形,平均单果重26~28g,最大35g。果面黄色,少数阳面有红晕。果肉淡黄,肉质松软,味甜多汁,香味浓,品质上等。在阜新6月下旬成熟,是鲜食优良品种,丰产性强。
1.3密思李。原产新西兰,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50g,果面圆滑,紫红色,果肉鲜红色。栽后当年大部分开花。极丰产,适于密植,在国外许多国家广为栽植。在阜新7月上旬成熟。
1.4绥棱红。原产黑龙江,果卵圆形,平均单果重34~46g,最大72g;果面鲜红色,果肉淡黄色,肉质细,致密多汁,风味甜,香味浓。在阜新7月上旬成熟,属鲜食加工品种,丰产性强。
2建造保护地设施
2.1棚址的选择。大棚要求的立地条件虽然与露地栽培的没有严格的差异,但对于集约化生产,一定要选择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耕层要深,排水、保水性能及土壤通透性要好。
2.2大棚构造。栽植李树的大棚与蔬菜大棚虽形式上相同,但其结构却不尽一致。李树大棚比蔬菜大棚要高,因为树高一般在2m左右,而且树冠之上距棚面还应有1m左右的空间,便于人工授粉、喷药、疏果、采收等项操作。因此大棚应是高大联栋型的,不管选用什么类型的大棚,都必须具有经受强风、积雪以及其它自然灾害的侵袭能力。
2.3覆盖材料。大棚的覆盖材料要求透光、保温、耐用性能良好。
2.4换气设备。大棚的密封性能良好,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湿度也迅速增加,极易引起生理障碍,影响李树生长发育。因此,一定要有通风换气设备,如排气孔、换气窗等,要根据需要随时调节棚内湿度。
2.5加温设备。早春覆盖后,若遇气温下降,倒春寒袭来,就需要为棚内加温。常用的加温设施是火炉烟道加温,有条件的可利用温风暖房器,来调节棚内温度。
2.6灌水设备。大棚内由于温度较高,因此也需要一定的灌水设施,才能保证树体的正常生长,可埋设地下管道进行渗灌,也可进行地上喷灌。
3栽培技术要点
3.1发芽期管理。这一阶段的主要栽培目的是打破休眠,促进根系活动和萌芽。覆膜期是依据果实成熟的长短时间而定,可按照果实的成熟期天数向前推算,一般早熟品种在盛花后85d进入成熟期。覆膜过早,外界气温尚低,人工加温成本较高。一般覆膜多在临近露地解冻前1个月进行。
3.2花期管理。覆膜加温3周后,树体便开始发芽,再经过4~5d即可开花。李的花粉在5℃时即可发芽生长。棚内最低温度应保持在7℃~8℃,为了促进授粉受精,白天棚内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5℃,以18℃~22℃为好。同时棚内土壤要保持适宜的水分,不要等到表土干燥以后再浇水。为了提高坐果率,可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3.3果实膨大期管理。幼果发育期棚内白天温度要求25℃~28℃,夜间温度10℃~15℃。此阶段李树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灌水过多土壤过湿,容易引起根系障碍,一次灌水相当于15~20mm的降雨量即可。灌水后要适时浅耕,防止土壤板结,保持根系通透性良好。
3.4后期管理。这个阶段新梢生长比较旺盛,对于生长强旺的枝梢应全部除掉,以保证树膛内部光照,促进果实着色。这时应合理调控棚内温度,昼夜温差越大果实着色越好。此阶段应打开天窗降低夜温。白天温度仍维持在15℃~28℃,一定不要超过30℃,并保持土壤一定湿度。
3.5采果后管理。果实采收后,应立即撤除覆盖材料,使树体裸露在自然环境中,以促进枝条发育充实。为防止刚刚撤除覆盖材料,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树体不适,应选择在阴天撤膜,以减少棚内外温度的差异和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放任山楂树“7521”修剪 下一篇番木瓜蚜虫防治技术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