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特种养殖   

鱼种放养的技术要点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鱼种的放养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技术环节,是关系到养殖成败、养殖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的重要问题;以下就鱼种放养的诸多技术要点及鱼种的消毒问题略作论述。  一、放养的季节  提早放养鱼种是争取高产的措施之一。常言道,“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有利于鱼种及早适应环境,便于越冬管理,促进鱼种开春猛长,提高产量。长江流域一般在春节前放养完毕,东北和华北地区可在解冻后水温稳定在5-6℃时放养。水温较低时放养比水温较高时放养要好。冬季放养有如下优点:  1.水温低,鱼体活动减少,便于捕捞和运输,减少损伤,提高成活率;  2.水温低时各种病原微生物数量少,繁殖力弱,各种病害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  3.凶猛鱼类在冬季摄食量大减或停止摄食,对鱼种危害小,至开春后水温上升凶猛鱼类开始摄食时,鱼种对水体环境已初步适应,逃避敌害的能力增强;  4.鱼种可提早适应新环境,在水温升高后即可摄食,延长了生长期;  5.冬季水位低,无需泄水,鱼种外逃的机会少。  二、放养的时间  鱼种放养必须在晴天进行,中午为宜;严寒、风雪天气不能放养,以免鱼种在捕捞和运输中冻伤。对于水体较大的湖泊、水库,最好选择条件优越的湖汊或库湾暂养5-7天,在暂养期间给予特别的养护,使鱼种在暂养期内逐步适应新水体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鱼种成活率和生长率。  三、放养的地点  在鱼种放养的地点上,应注意:  1.远离进出水口、输水洞、溢洪道及泵站等地,以免遭水流裹挟之损失;  2.鱼种也不宜在下风口沿岸浅滩处放养,以免遭风浪袭击拍打上岸;  3.不宜集中在一个地点放养,以免遭凶猛鱼类的围歼;  4.冬季水位显著下降的湖泊、水库,不宜在上游或库湾浅处投放,以免鱼种因退水搁浅而死;  5.应选择避风向阳、饵料丰富、水深相宜的地点分散投放为好。  四、放养的密度  在能养成商品规格的成鱼或能达到预期规格鱼种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即为合理的放养密度。合理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水质条件、鱼的种类与规格、饵料和肥料的供应、饲养管理水平以及历年的放养(混养)模式在该池的实践结果等情况来决定。在一定范围内,只要饲料充足,水源水质条件良好,管理得当,放养密度越大,产量越高。但是,限制养殖密度无限提高的因素是水质;如果放养过密,池水常会处于低溶氧状态,鱼类的生长受到限制;而且,水体中的残饵、粪便、动物尸体等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产生氨、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抑制鱼类生长甚至毒害鱼类,实质上根本不能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来源:西部农业网 标签:鱼种  放养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鱼塘春季施肥注意 下一篇淡水白鲳的苗种培育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17 次
  • 更新时间: 201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