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水稻种植   

水稻负泥虫防治技术

标签: 水稻 负泥虫 防治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1、被害状识别:

  主要发生于水稻幼苗期,以幼虫和成虫取食叶片,沿叶脉取食叶肉,使叶片造成许多白色纵痕条纹。受害重的稻苗枯焦、破裂,甚至全株枯死,即使未死,也会造成晚熟。一般被害叶片上可见背负粪团的头小、背大而粗、多皱纹的乳白色至黄绿色寡足型幼虫。

  2、发生规律:

  负泥虫每年只发生1代,以成虫在稻田附近的背风、向阳的山坡、田埂、沟边的石块下和禾本科杂草间或根际的土块下越冬。自5月下旬起成虫迁入稻田 危害,6月上旬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经15—20天,老熟幼虫在叶片或叶鞘内作茧化蛹,7月下旬羽化成虫,8月下旬转移到越冬场所越 冬。

  成虫多在清晨羽化,经15小时后即可危害。成虫交尾与产卵多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成虫一生可交尾多次,一般交尾后经1天即可开始产卵。卵聚产,多排成2行,2—13粒不等,卵多产在叶正面,每一雌虫一生可产卵400—500粒。

  幼虫孵出后不久即可取食,在阳光直射时,则隐蔽在叶背栖息。幼虫历期一般为11—19天,老熟后除掉背上的粪堆,然后爬到适宜的叶片或叶鞘上准备化蛹,并化蛹于丝茧中。

  4、 防治方法:

  (1)清除害虫越冬场所的杂草,减少虫源。一般于秋、春期间铲除稻田附近的杂草,可消灭部分越冬害虫,减轻危害。

  (2)适时插秧:不可过早插秧,尤其离越冬场所近的稻田更不宜过早插秧,以避免稻田过早受害。

  (3)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扫。

  (4)药剂防治:插秧后应经常对稻苗进行虫情调查,一旦发现有成虫发生危害,并有加重趋势时,就应进行喷药。此时幼虫有高粱米粒大小,时间大约在6月中旬。

  应用的药剂如下:

  (a)90%晶体敌百虫,每公顷1500—2250克,加水喷雾;

  (b)80%敌敌畏乳油,每公顷1500—2250毫升,加水喷雾;

  (c)50%杀螟硫磷乳油,每公顷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

  (d)2.5%敌杀死乳油,每公顷300—450毫升,加水喷雾;

  (e)2.5%功夫乳油,每公顷300—450毫升,加水喷雾;

  (f)2%阿维因菌素3000—5000倍液;

  (g)70%吡虫啉稀释6000—7500倍液。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水稻潜叶蝇防治技术 下一篇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77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