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土豆种植   

马铃薯疫病防治

标签: 马铃薯 疫病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青枯病

  一、症状表现

  发病初期,下部叶片白天萎蔫,傍晚恢复,2天后,不再复原,由下向上逐渐发展,4天后,病株茎叶萎蔫枯死。

  二、防治方法

  (一)不能与茄科植物连作,与水稻轮作防病效果较好。

  (二)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田块种植;多施有机肥,增施钾肥;酸性土壤,耕耙前每亩撒50~75公斤石灰,使土壤呈微碱性,可减轻发病。

  (三)药剂防治。用药剂进行灌根,每隔7天灌1次,连灌2~3次,每株用药液0.25公斤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常用药剂有50%的消菌灵700倍液、可杀得1000倍液、20%的石灰水。

  病毒病

  一、症状表现

  发病后,植株畸形、矮小,产量降低,由于病毒病危害,可引起马铃薯种薯退化。马铃薯感病后,主要表现为皱缩花叶病和卷叶病两种。

  (一)皱缩花叶病。叶片上出现深绿和浅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缩小,叶尖向下弯曲,全株矮化。(二)卷叶病。叶片的叶缘向上卷曲,严重时呈圆筒状,病叶较健叶小,叶色较淡,有时叶背呈红色或紫红色。

  二、防治方法

  (一)加强栽培管理。加大行距,缩小株距,高垄深沟,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及时拔除病株,减轻发病。

  (二)治蚜防病。马铃薯出苗后,立即喷药,防治蚜虫。(三)药剂防治。用1.5%的植病灵1000倍液加20%的病毒A6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4次,防病效果较好。

  晚疫病

  一、症状表现

  发病叶片,最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受害茎部,产生稍凹陷褐色条斑,潮湿时,产生白霉,受害薯块,产生褐色稍凹陷病斑。

  二、防治方法

  (一)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

  (二)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春马铃薯与番茄地,应间隔300~500米。

  (三)加强栽培管理,合理配施氮、磷肥,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并将其集中烧毁,以减轻发病。

  (四)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立即喷药,控制其扩展蔓延。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常用药剂有64%的杀毒矾500~750倍液,或80%的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马铃薯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樱桃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29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