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介绍:1989年4月在清原县发现南果梨变异株系――红南果梨,历经10年,分四个阶段(外出调查、区域试验、理论鉴定、成果审定)深入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于1998年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定并推广。
红南果梨具有果实大,平均果重110克,果实红色,红色面积66.3%,果实晚熟,成熟期在9月下旬,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抗寒性强,适应性广泛,可耐-33℃低温,推广区域为北纬35-47°。在北方14个省区约300km2可以大面积生产。
红南果梨自审定以来,1999年在北方十几个省区首次大面积开发,目前总计栽培面积已达7.3万hm2,其中黑龙江省1万hm2;吉林1.7万hm2;辽宁2万hm2;河北0.7万hm2;山东0.2万hm2;北京市0.53万hm2;内蒙古1.2万hm2。各地建立产业化基地1800余处,最高树龄已达7年,进入了初果期,个别高产典型每亩收入达2500-2800元,经济效益显著。预测今后几年产量倍增,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鲜果可以进入超市和出口创汇。
栽培红南果梨注意提高果品质量。最适于在丘陵或缓坡地生长,不宜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洼地植栽。
该品种1998年审定,2000年5月申报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03年7月1日审批新品种保护权,编号CNA20000030.6。
二、市场前景:栽培红南果梨每亩55株,盛果期可产鲜果1500千克,每千克3元,推广栽培10万hm2可创社会效益67.5亿元人民币。
三、适用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陕西、青海、新疆、宁夏、河南、北京等14个省、市、区。红南果梨树体抗寒性强,可耐-33℃绝对低温。东北地区选择山梨做砧木、华北、西北地区可利用杜梨、麻梨做砧木,抗逆性均较强。红南果梨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低温区-33℃以下),青海省循化县(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区),陕西省大荔县(平原区),山东省荏平县,北京市密云水库等地生长正常,性状表现稳定。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