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山楂种植   

山楂、野山楂锈病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新梢、果实及果柄。叶片染病,初生桔黄色小圆斑,直径1-2mm,后扩大至4―10mm;病斑稍凹陷,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性孢子器;发病后一个月叶背病斑突起,产生灰色至灰褐色毛状物,即锈孢子器;破裂后散出褐色锈孢子。最后病斑变黑,严重的干枯脱落。叶柄染病,初病部膨大,呈橙黄色,生毛状物,后变黑干枯,叶片早落。

    病原 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f.sp.crataegicola称梨胶锈菌山楂专化型;G.clavariiforme (Jacq.) DC.称珊瑚形胶锈菌;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G.haraeanμm性孢子器烧瓶状,初桔黄色后变黑色,大小l03-185×72-164(μm),性孢子无色,单胞,纺锤形或椭圆形,大小4.5-10.0×2.5-5.5(μm)。锈孢子器长圆筒形,灰黄色,大小2.2-3.7×0.12-0.27(mm)。锈孢子橙黄色,近球形,表面具刺状突起,大小17.5-35×16-30(μm)。冬孢子有厚壁和薄壁两种类型。厚壁孢子褐色至深褐色,纺锤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大小30-45×15-25(μm);薄壁孢子橙黄色至褐色,长椭圆形或长纺锤形,大小42.5-75.0×15-22.5(μm)。担孢子淡黄褐色,卵形至桃形,大小11.3-24.5×7.5-(μm)。 G.clavariiforme (珊瑚形胶锈菌)性孢子桔黄色,球形或扁球形,大小116-155×69.8-107.5(μm);性孢子无色,纺锤形,大小5-ll×2.5-6.5(μm)。锈孢子褐色,近球形,具疣状突起,大小22.3-28.2×20.7-26.3(μm)。冬孢子褐色,双胞。厚壁者褐色,大小37.5-67.5×15-20(μm);薄壁者冬孢子无色至淡黄色,大小62.5-97.5×12.5-20(μm)。担孢子淡褐色,椭圆形或卵形,大小14-18×7-13(μm)。冬孢子萌发适温10-25℃。担孢子萌发适温15-25℃。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多年生菌丝在桧柏针叶、小枝及主干上部组织中越冬。翌春遇充足的雨水,冬孢子角胶化产生担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为害,潜育期6-13天。该病的发生与5月份降雨早晚及降雨量正相关。展叶20天以内的幼叶易感病;展叶25天以上的叶片一般不再受侵染。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栽培品种均感病,仅山东的平邑红子和河南的7803、7903较抗病。

    防治方法 (1)砍除转主寄主。山楂园附近2.5-5km范围内不宜栽植桧柏类针叶树。若有应及早砍除。(2)清除冬孢子。不宜砍除桧柏时,山楂发芽前后,可喷洒波美5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以除灭转主寄主上的冬孢子。(3)药剂防治。冬孢子角胶化前及胶化后(5月下-6月下旬)喷2-3次50%硫磺悬浮剂400倍液或15%三陛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5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参考资料
[1].  山楂、野山楂锈病   http://www.shangxueba.com/jingyan/2891325.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药用植物番石榴褐斑病 下一篇药用植物石榴干腐病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299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