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农人百科   

张启发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张启发1953年12月出生,湖北公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合作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水稻基因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抗虫抗旱少化的绿色超级水稻其领衔开发的抗虫转基因水稻就是绿色超级稻研究中的一部分但现阶段备受争议在2013年10月19日的黄金大米品尝会上公开发表言论基因水稻产业化的决策不应受制于民意而应按照法规和程序走相信科学共同体的决定。

个人简介

张启发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主任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主任兼任教育部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以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BMC Genomics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的编委
工作历程
张启发
1976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
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
1985-1986: Post-doctoral fellow,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California, USA.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社会兼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兼职教授
美国麦克耐特基金会植物学国际合作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合作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亚洲水稻生物技术合作网络指导委员会主席

3个人成就

张启发院士专注于植物基因组重要基因的分离克隆杂种优势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等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他致力于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作物改良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并实施了绿色超级稻的战略构想为推动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和产业化进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国内率先开展基因图谱和功能基因组研究是我国植物基因组领域的主要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留学回国的张启发在国内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率先开展了水稻分子标记和基因图谱研究多年来张启发课题组引进发展了RFLPRAPDAFLPSSRSNP等多代分子标记技术制作了多张高密度的分子标记连锁图并以遗传作图的方法定位了全部12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使水稻基因组图谱臻于完整鉴定定位了产量分蘖数穗粒数粒重品质株高生育期光敏不育广亲和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稻米品质抗病抗虫等重要性状的基因和数量性状位点QTL400余个系统阐述了了这些性状的遗传基础进行了水稻和大麦稻瘟病抗性的比较基因组研究发现数量抗性基因也存在生理小种特异性并发现水稻和大麦4个抗性QTL在基因组中存在位置上的对应性和小种特异性的保守性研究的规模和系统性在国内外不多见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国际上人类水稻基因组测序竞争正在紧张激烈进行时张启发敏锐地感觉到下一个竞争热点将是功能基因组研究他于1999年向科技部建议开展功能基因组研究2002年科技部设立了功能基因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他牵头组织实施了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工作全国共有40多个单位参加张启发组织项目实施6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前沿水平的重大成果建立了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较完善的技术和资源平台使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总体水平在国际占优势具体包括1用转基因方法建立27万多T-DNA插入突变体株系的大型突变体库2建立了30000多个克隆的籼稻全长cDNA库3优良杂交稻汕优63及其双亲的全生育期39个组织或器官的全基因组以及干旱低温低氮低磷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谱4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5克隆了一大批控制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这些成果为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的进一步研究和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启发在上述功能基因组平台建设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他领导的团队分离克隆了一批控制产量品质抗病抗旱开花籼粳广亲和等性状的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基因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刊物Nature GeneticsGenes and DevelopmentPNASPlant Cell发表多篇论文Nature Review GeneticsNature China多次作为亮点成果评介国内外主要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路透社彭博社法新社等多次予以报道产生了重大而广泛的影响
他领导建立的技术和资源平台还向国内外同行提供了材料和技术帮助对提升我国植物功能基因组的整体水平做出了贡献
最近张启发和国内同行科学家提出了RICE2020计划提出通过国内外合作到2020年基本弄清水稻基因组全部基因的功能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作物遗传改良获得国内外同行的积极响应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将分子标记转基因技术整合用于水稻遗传改良是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主要践行者和开拓者之一
张启发院士十分重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作物遗传改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应用分子标记技术于抗病品种培育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水稻新品种
他领导的团队于1999年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水稻并通过农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其后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都表明该转基因水稻抗虫效果好如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稻在湖北省生产性试验全生育期可基本不打农药且可增产6-12%每亩可减少生产投入80-95元同时减少打农药中毒和中暑的危险深受农民欢迎目前该抗虫稻已完成安全性评价的各个项目正在申请安全证书该团队还培育出带有多个抗虫基因的抗虫稻胚乳中特异不表达的抗虫稻以及抗病抗旱的转基因新材料他所领导的实验室是我国转基因水稻的主要研发单位之一
转基因技术在作物改良中具有巨大的前景但因为种种原因在我国举步维艰2001年10月张启发应邀到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作转基因科技讲座2004年他牵头组织我国15位著名科学家和管理人员向国务院提交了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的咨询报告为争取国家对转基因研究的重视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增进各级领导和公众对转基因的了解和支持张启发还先后为湖北省委中心学习小组武汉市委中心学习小组湖北省纪委湖北省农业厅作转基因知识讲座在全国九个省市面向公众作了20多场转基因知识讲座对多家媒体进行了转基因知识宣讲除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转基因研究的学术交流外他还应邀在世界银行的年会上作中国转基因研发进展的报告在意大利参加面向公众的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研讨
张启发在转基因研发方面的成就以及他为发展转基因所做出的各种努力使他成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旗帜性人物
提出了绿色超级稻的构想和目标为水稻遗传改良指出了新的方向
上世纪末张启发和国内一些农业科学家认识到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作物生产和研究中以高投入换取高产量的基本思路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对各作物的育种和生产均将产量作为主要或唯一目标的状况应做出重大调整使农业生产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他们将其称之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作物水稻增产对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国在水稻生产中用的农药化肥水资源最多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最重尽管如此我国水稻产量仍然常因病虫干旱而减产稻谷产量长期徘徊不前根据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设想张启发于本世纪初提出了培育绿色超级稻的构想主要特点是抗多种病虫害氮磷高效利用抗旱抗逆高产优质从而使水稻生产能够实现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近年来他在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作关于绿色超级稻的学术报告近30次2007年他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撰文全面阐述了绿色超级稻的目标战略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系统地归纳了在全球视野下可资利用的基础和资源提出了培育策略几年来国内外主要媒体都对绿色超级稻进行了报道在国内外反响强烈我国已组织起多家研究单位联合攻关的合作网络培育绿色超级稻美国盖茨基金会已于2008年批准设立一个重大项目由中国科学家牵头多国科学家及国际组织参与培育绿色超级稻应用于非洲亚洲的水稻生产
将基因组研究遗传资源分子标记技术和常规育种紧密结合张启发团队已培育出初步具有绿色超级稻性状的新品系和新材料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出的抗病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已通过审定开始推广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稻效果良好已经进入申请安全证书阶段此外
还有具多个优良性状的常规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在湖北江西等省推广该团队在抗病抗虫氮磷高效利用抗旱抗逆高产优质等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创造性的开展了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研究将学术界对杂种优势生物学基础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但一个多世纪来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国际生物学界备受关注为阐明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张启发课题组以优良杂交稻汕优63亲本珍汕97和明恢63所配出的组合为材料应用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深入地分析了杂种优势的遗传成因
将此组合的F2:3群体用覆盖全基因组分子标记作基因型分析在田间两年重复考查农艺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单位点QTL和两位点的互作分析在产量及其构成因子遗传基础中揭示出大量上位性效应根据研究结果他们提出了上位性是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的理论这是对国际上近百年关于杂种优势遗传理论两个主要假说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的重要补充该文1997年在PNAS上发表并在国际学术会议多次作大会报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美国Rice Biotechnology Quarterly杂志1997年封面予以介绍1997年在马来西亚召开的国际水稻生物技术大会总结报告中英国皇家学会会员Ralph Riley爵士评价这一结果为该会议最重要的报告之一指出那些以杂种为生的人应关注这一成果1999年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尼福利亚大学戴维斯分校R. W. Allard教授在他的享誉全球的教科书Principles of Plant Breeding第二版中以2个页面的篇幅详细地引用了这一结果2000年Allard教授又在为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写的年评中大篇幅地评介这一结果至今为止该论文已被引用333次
随后针对F2:3群体低估显性遗传效应和不能直接对杂种优势进行遗传分析等方面的不足张启发课题组以该组合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构建了专门用于杂种优势研究的永久F2群体提出了杂种优势位点的概念及其检测方法全面剖析了该群体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并以杂种优势位点上的超显性和双位点杂合体的微弱有益效应的积累较圆满地解释了汕优63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永久F2群体中显性超显性上位性均是杂种优势的遗传组份可以并存在同一体系之中这一结论有助于结束国际上长达一个世纪的关于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争论研究产生的两篇论文发表在PNAS和Genetics上所提出的永久F2群体的构建方法和研究思路已成为我国作物杂种优势973项目对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杂种优势遗传基础分析的基本方法德国法国科学家也采用这一方法开展了拟南芥玉米油菜等植物的杂种优势研究
在实验室学科团队建设和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做出卓越贡献
1987年生物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张启发回国后主持创建了华中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使生物技术研究在武汉地区起步其后续工作为带动湖北地区生命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1992年以该中心的工作为基础建立了当时我国农业院校最早的生物学博士点使华中农业大学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于1998年获首批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科20012006年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中心还为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农业微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张启发在实验室制度建设管理理念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研究水平的提高等各方面身体力行倾注了大量心血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连续三次的国家评估中被评为国家优秀重点实验室其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在此基础上还领导建立了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和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这些实验室和中心已构成了我国植物生命科学农业生物技术和作物遗传改良领域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诸方面实现国家目标的主要研发基地之一
他领导和创建的 基因组研究与水稻遗传改良 创新团队是湖北省第1个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优秀创新群体该团队包括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多年来团队以水稻的基因组研究与遗传改良为总体目标针对我国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上中下游紧密结合的多学科水稻科学研究体系在基因图谱杂种优势的生物学基础种质资源的鉴定和新基因的发掘重要基因的分离克隆功能基因组和分子技术育种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他积极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显著提升了我国植物基因组研究的学术水平扩大了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他发起并作为大会主席组织召开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自2000年以来已经连续召开9届目前植物基因组大会已经成为国内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盛会每年吸引了超过400人的从事植物生物学研究的专家和科研人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植物基因组研究的发展在国际水稻功能基因组兴起之初张启发发起了国际水稻功能基因组学术研讨会并任于2003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会议主席此后每年一届已分别在中国美国菲律宾法国日本韩国成功的举办了6届每次参会人数在400余人成为水稻和植物学研究的一个国际性例会他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50余次12次担任在美国法国菲律宾日本韩国中国等地召开的国际会议大会组委会委员他领衔我国11个育种单位科学家参与了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还牵头组织了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英国洛桑实验室美国亚里桑那大学美国密苏里丹佛研究中心等国际著名学术机构建立双边合作关系
他还积极参加国际科技咨询活动担任过美国麦克奈特基金会作物科学国际合作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合作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丰收计划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科学基金IFS科学顾问亚洲水稻生物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德国科学基金会杂种优势研究重大项目专家评审组成员等为世界农业科学的发展贡献了才智
在学校学科实验室团队建设中他十分重视引进关怀支持培养和举荐青年人才近年来由他向学校推荐引进的青年杰出人才15人其中8人已被聘为长江学者或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以卓越的学术成就与贡献赢得多项社会荣誉和很高的社会声誉
据统计近20年以来张启发院士发表论文156篇SCI论文131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达5847次其中23篇论文被引用50次以上11篇论文被引用100次以上多篇文章成为相关领域的经典文献1988年以来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瑞典国王奖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杰出校友奖等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1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9项目前已授权12项参与培育了一批水稻优良新品种其中3个获植物新品种权7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品种审定他还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2007年5月1日张启发院士在华盛顿被宣布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中国大陆的8名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之一也是大陆高校目前唯一的一名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谈及当选理由时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发表的声明中说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取得了卓越的持续的成就

4发表论文

1. Genetic composition of yield heterosis in an elite rice hybri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2-09-10 SCI
2. A Killer-Protector System Regulates Both Hybrid Sterility and Segregation Distortion in Rice SCIENCE 2012-09 SCI
3. Rice functional genomics research: Progress and implications for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12-09 SCI
4. XIAO is involved in the control of organ size by contributing to the regulation of signaling and homeostasis of brassinosteroids and cell cycling in rice PLANT JOURNAL  2012-05 SCI
5. CHD3 protein recognizes and regulates methylated histone H3 lysines 4 and 27 over a subset of targets in the rice genom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2-04 SCI
6. RPL1, a Gene Involved in Epigenetic Processes Regulates Phenotypic Plasticity in Rice MOLECULAR PLANT 2012-03 SCI
7. A long noncoding RNA regulates photoperiod-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hybrid ri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2-02-14 SCI
8. Determination of Trace Lead and Cadmium in Transgenic Rice by Cross linked Carboxymethyl Konjac Glucomannan Microcolumn Preconcentration Combined with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2012-02 SCI
9. Natural variation in GS5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grain size and yield in rice NATURE GENETICS 2011-12 SCI
10. Heterosis in Rice Seedlings: Its Relationship to Gibberellin Content and Expression of Gibberellin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Genes PLANT PHYSIOLOGY 2011-08 SCI
11. Complex evolution of S5, a major reproductive barrier regulator, in the cultivated rice Oryza sativa and its wild relatives NEW PHYTOLOGIST 2011-07 SCI
12. Dynamic programming procedure for searching optimal models to estimate substitution rates based on the maximum-likelihood metho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1-05- 10 SCI
13. Gains in QTL Detection Using an Ultra-High Density SNP Map Based on Population Sequencing Relative to Traditional RFLP/SSR Markers PLOS ONE 2011-03 SCI
14. OsBC1L4 encodes a COBRA-like protein that affects cellulose synthesis in rice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011-03 SCI
15. Linking differential domain functions of the GS3 protein to natural variation of grain size in ri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0-11 SCI
16. A global analysis of QTLs for expression variations in rice shoots at the early seedling stage PLANT JOURNAL 2010-09 SCI
17. Genetic and Molecular Bases of Rice Yield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2010-06 SCI
18. Parent-independent genotyping for constructing an ultrahigh-density linkage map based on population sequenc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0-06 SCI
19. Hybrid sterility in plant: stories from rice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2010-04 SCI
20. A dynamic gene expression atlas covering the entire life cycle of rice PLANT JOURNAL 2010-03 SCI
21. Co-suppressed glutamine synthetase2 gene modifies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plant growth in ri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03 SCI
22.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rice responses to low phosphorus stres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01 SCI
23. Replication Protein A (RPA1a) is required for meiotic and somatic DNA repair but is dispensable for DNA replication and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 rice. Plant Physiology 2009-12 SCI
24.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expression pattern, and 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OsBC1L family in rice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009-11 SCI
25.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ransgenic rice research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11 SCI
26. Sequence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he C3HC4-type RING finger gene family in rice GENE 2009-09-01 SCI
27. Aspartic proteases gene family in rice: Gene structure and expression, predicted protein features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 GENE 2009-08-01 SCI
28.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subspecific hybrid sterility and wide-compatibility in ri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07 SCI
29. Molecular analyses of the rice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ene family and their response to 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deprivation PLANT CELL REPORTS 2009-07 SCI
30. Mutation of the rice gene PAIR3 results in lack of bivalent formation in meiosis PLANT JOURNAL 2009-07 SCI
31. Single feature polymorphisms between two rice cultivars detected using a median polish method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9-06 SCI
32. Over-expression of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genes in rice resulted in altered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increased amino acid content in seed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9-05 SCI
33. FLEXIBLE CULM 1 encoding a cinnamyl-alcohol dehydrogenase controls culm mechanical strength in rice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009-04 SCI
34. Overexpressed glutamine synthetase gene modifies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abiotic stress responses in rice PLANT CELL REPORTS 2009-03 SCI
35. Rice 2020: A call for an international coordinated effort in rice functional Genomics MOLECULAR PLANT 2008-09 SCI
36. A triallelic system of S5 is a major regulator of the reproductive barrier and compatibility of indica-japonica hybrids in ri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08-12 SCI
37. Natural variation in Ghd7 is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heading date and yield potential in rice NATURE GENETICS 2008-06 SCI
38. RNA-Directed DNA Methylation Is Involved in Regulating Photoperiod-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in Rice  MOLECULAR PLANT   NOV 2012  SCI

5学位论文

1. 基于表达谱芯片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高通量基因分型方法的开发 国优提名 2012 谢为博 张启发
2. 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pms3的克隆与广亲和基因S5的功能研究 校优论文 2012 丁寄花 张启发
3. 基于表达谱芯片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高通量基因分型方法的开发 省优论文 2011 谢为博 张启发
4. 水稻反转录转座嵌合基因演化模式研究 校优论文 2011 章成君 张启发
5. 水稻杂种育性基因f5的克隆及高通量分子标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校优论文 2011 喻辉辉 张启发
6. 基于表达谱芯片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高通量基因分型方法的开发 校优论文 2010 谢为博 张启发
7. 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的构建及同源染色体配对基因PAIR3的分离与鉴定 校优论文 2009 袁文雅 张启发

6科研项目

1.  水稻基因发现  项目主持人 2006-01-01
2.  稻种基因资源的功能鉴定及利用研究  项目主持人 2005-12-31
3.  基因组研究与水稻遗传改良  项目主持人 2005-12-31
4.  参与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  项目主持人 2005-12-31

7专利成果

1. 水稻OsAPI5基因在育性控制中的应用 2010102230673
2. 一种调控水稻株型的方法 2010102342062
3. 一种控制水稻谷粒粒宽和粒重的主效基因GS5的克隆与应用 2010101884586
4. 一种控制水稻株型器官大小根系及结实率性状的XIAO基因的克隆与应用 2010105350592
5. 水稻粳型杂种育性基因S5-j的分离克隆及应用 2009101488666
6. 水稻OsRPA1a基因在育性控制中的应用 2009100623622
7. 控制水稻纤维素合成的基因BC1L4作为水稻遗传改良的应用 2009100620465
8. 基因EcAAT在控制水稻谷粒品质中的用途 2008101970300
9. 一个控制水稻成花转换及抽穗期基因RID1的克隆及应用 2008100469894
10. 一种控制水稻谷粒产量抽穗期和株高的多效性基因Ghd7的克隆及应用 2007100531994
11. 水稻籼型杂种育性基因S5-i的分离克隆及应用 2009101488670
12. 水稻广亲和基因S5的分离克隆及应用 2007100535529
13. 一种水稻冷害基因及应用 2006100185766
14. 一种控制水稻花粉育性基因及应用 2006100185751
15. 一种鉴定白化苗基因型愈伤的方法 2006100185484
16. 控制水稻分蘖的基因及用途 2006100185450
17. 一种控制水稻谷粒粒长和粒重的主效基因GS3及其应用 2006100181074
18. 一种控制水稻抽穗期基因及其应用 2006100181040
19. 水稻木质素合成基因FC1及应用 2006100181055
20. 一个被二化螟取食特异诱导表达的的水稻启动子及应用 2005100199957
21. 一种调控水稻赤霉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基因OsHOX4及其应用 2005100198136
22. 一种调控水稻赤霉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基因OsYAB1及其应用 2005100198140
23. 一种适用于籼稻离体培养的分化培养基 2006101417027
24. 一种籼稻的离体培养方法 2004100133457
25.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培育籼稻转基因植株的方法 2004100133442
26. 改造合成的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2A
27. 改造合成的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1C*
28. 一种快速改良水稻品质的方法
29.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6(t)
30. 一种改良杂交稻恢复系抗性的方法
31. 一种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方法 991165616[1]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张福锁 下一篇万建民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1190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1-16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