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农人百科   

许为钢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河南农科院小麦所高产育种室主任:许为钢博士。许为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小麦育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目录

[显示全部]

个人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许为钢用一句话来概括小麦新品种选育“这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他解释说“在选择过程中,有时候,人们所期望的性状就是未能结合在一起,就必须要放弃某些东西,最终育成的品种总会有些不足;采用的某些技术、方法不是很完美也会导致遗憾发生。就拿郑麦9023来说吧,如果耐寒性再好一点、抗倒伏性再好一点会更好的。总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遗憾在里面,如果当初怎么样了,那可能就更好了……所以我就叫它是遗憾的艺术!”

人物生平编辑本段回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许为钢先后考取了西北农业大学的硕士和南京农业大学的博士。他在读硕士时,就以专业人士特有的敏锐观察力预测到,我国小麦生产很快将由产量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品质的优化将成为小麦品种及小麦生产的必然发展方向,能否将优质、早熟、多抗、高产、广泛适应性结合于一体是主要的攻关点。1990年,许为钢在西北农大开始了优质小麦育种的研究工作,这就是后来郑麦9023中的“90”编号的来源。1996年,许为钢带着还未成形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材料,携妻子胡琳博士一起来到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继续从事小麦育种工作。
郑麦9023品种选育过程艰辛而漫长。许为钢的小麦课题组每年都要做几百个杂交组合,这其中大部分组合是失败的。为解决抗赤霉病这一世界难题,许为钢和妻子在西北农大宁毓华老师帮助下,从建立病圃、繁殖菌种、探索接种方法,到形成大规模的后代接种选择程序,一干就是6个小麦生长周期,每年后代的单小花接种选择量达到了2万单株以上。他们带着助手夜以继日的工作,将苏麦3号的赤霉病抗扩展特性通过杂交、单小花接种选择等技术方法转入到郑麦9023之中。1998年,郑麦203选育成功,实现了优质、高产、早熟、多抗、广适性在一个小麦品种上的聚合,单就抗病性而言,郑麦9023就聚合了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黄花叶病和雪霉病等多种抗病性。
河南是农业大省,小麦种植面积达7400万亩,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第一位。1999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我国最重要优质小麦生产与加工基地的构想,形成了推广优质小麦的“天时”“地利”。

教育经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1978.10-1982.07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生;
1982.09-1985.09 西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生;
1993.09-1997.12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生。

学术和社会兼职编辑本段回目录

1998.12-现在 河南省小麦研究会 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2001.06-现在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
2002.07-现在 南京农业大学 兼职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2005.07-现在 河南农业大学 兼职博士生导师
2005.09-现在 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河南省专家组 组长、小麦首席专家
2006.03-现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 委员
2007.12-现在 农业部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小麦遗传育种岗位科学家
2008.07-现在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2008.08-现在 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委员会 常务理事
2003.01-2008.01 政协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常委
2008.03-现在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主要成果编辑本段回目录

  其成果“优质强筋早熟多抗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在强筋品质特性、早熟性等方面均居国内外先进水平。2004年至2006年被农业部列为我国小麦生产主导品种,2003年至2006年年种植面积已连续4年位居我国当前小麦品种第一位,2006年种植面积3000万亩。

科研项目编辑本段回目录

国家“863”计划课题:小麦分子聚合育种
国家“973”计划课题:小麦高产优质品种设计和选育的应用基础研究
国家“973”计划前期课题:玉米C4途径高光效基因pepc在C3作物小麦中的遗传、表达与功能研究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子课题:高产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培育;抗逆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培育;营养高效利用转基因小麦新品种选育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优质高产多抗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麦类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 小麦分子聚合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著作编辑本段回目录

  《作物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第二部分“小麦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参编,河南科技出版社,2000
《中国专用小麦育种与栽培》(65万字),第1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论文

  关中小麦品种同化物积累分配特性与源库构成遗传改良的研究,作物学报,1999,25(5),第1作者 
关中地区小麦品种产量与产量结构遗传改良的研究,作物学报,2000,26(3),第1作者
强光高温同时作用下不同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作物学报,2008,34(12),通讯作者
我国各麦区小麦品种穗重构成特点及生理成因,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18(3),第1作者
关中地区小麦品种株型变化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24(6),第作者
冬小麦抽穗始期14C-同化物分配与运转的研究,核农学报,1998,12(1),第1作者
杂种小麦产量结构优化模式的研究,华北农学报,1999,14(1),第1作者
陕西关中地区小麦品种的发育特性,西北农业学报,2000,9(1),第1作者
河南省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分子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华北农学报,2006,21(1):86-91,通讯作者
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Glu-A3和Glu-B3位点对小麦面筋强度和烘焙特性的影响,华北农学报,2007,22(4):162-167,通讯作者

国际学术交流编辑本段回目录

  曾前往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澳大利亚国家植物研究所等机构进行学术交流。

成就及荣誉编辑本段回目录

  为了示范推广 “郑麦9023”,许为钢几年间行程8万多公里,跑遍了21个省内试验点和苏、皖、鄂、陕、浙等省多个试验点。驻马店市西平县从2000年开始引种郑麦3023,到2006年发展到89.7万亩。以郑麦9023为龙头,西平县逐渐走出了一条引进、示范、推广同步进行,生产、贸易、加工同步发展的新路子,几年来种植“郑麦9023”综合增效4亿多元。西平县优质小麦的生产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县区优质小麦的发展。如今,驻马店市郑麦9023的种植面积达600万亩,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基地。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事迹材料中对许为钢的评语是这样写着:多年来,他始终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科学研究,追踪学科的最新发展组织学术攻关,在小麦品种的遗传改良、小麦产量育种优化模式、小麦品质改良、作物育种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后,以分子生物学为先导的现代生命科学使得作物育种学正在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跨越。分子标记育种技术目前已开始在小麦育种中得到了实际应用,转基因育种方兴未艾。
许为钢正在朝着从传统育种学科向以分子设计育种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小麦现代育种学科迈进。

个人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个人照片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6育种成果编辑本段回目录

郑麦1342     郑麦1860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中国农业理念 下一篇龙鱼最好的饵料--大麦虫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1191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1-19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