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水产渔业   

防止蟹病暴发的五法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养蟹池老化时,池底淤泥较深,淤泥中藏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会给日后蟹病的发生留下隐患。对曾经发生过蟹病或养殖多年的蟹池,必须进行清除池底淤泥的工作。清淤后的蟹池,要经冰冻、日晒不少于1个月。不论新池旧塘,在放种前均应进行彻底消毒,可用高浓度的药物(如生石灰525g/平方米--600g/平方米)。  
   
  应选择培育阶段用药少的非疫病区正宗的蟹种;避免长途运输;最好配套另塘自育蟹种。蟹种要求肢体完整、体格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放养前用药物(如呋喃唑酮20g/立方米--30g/立方米)浸浴蟹体20分钟--30分钟。  
   
  养蟹要求水源充足、清新、肥爽、溶氧充足。凡是污染严重又难以治理的水域都不能养蟹。水位要求“前浅、中深、后稳”,春季为0.5m--0.8m;夏季和初秋为1.2m--1.5m;秋末冬初为1.2m以上。蟹池溶氧要保持5mg/l以上,水中缺氧时要及时加水、换水,开启增氧机和使用增氧剂。对养蟹水域要经常观察,在河蟹蜕壳难、软壳蟹多时,应及时补充钙、镁、磷等营养元素,把水质硬度调为中低等,水ph值调为中性偏碱(ph值为7.5--8.2)。  
   
  河蟹饵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为35%--46%。在高温季节,投喂动物性饵料不利于河蟹消化吸收,宜采取以水草、南瓜为主,适当搭配麦类、玉米、豆饼等饲料。  
   
  在用药物预防时,应在蜕壳前,以预防寄生虫病为主;在进入生长高峰期前,以预防细菌性疾病为主;在白露前,以预防病毒性综合症为主。要选用高效、低毒、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药物,如生石灰、强氯精、硫酸锌和中草药等。  
参考资料
[1].  智农361   http://www.ipa361.com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秋季淡水鱼赤皮病的防治的要点 下一篇秋季淡水鱼打印病的防治的要点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515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