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水产渔业   

西北地区养殖甲鱼越冬死亡原因分析与预防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温偏低,池塘封冻与甲鱼冬眠期较长,人工养殖甲鱼在每年越冬期间均出现体质衰弱及大量死亡现象,笔者分析养殖甲鱼越冬死亡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措施如下,以供同行借鉴。

    一、甲鱼越冬死亡原因分析

    1.水质原因 一方面,池塘封冻时间过长,水体与空气接触较少,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相对减少,且水温低,光照不足,导致水体中浮游植物繁殖量降低,光合作用产氧量下降,同时,由于甲鱼、水生生物和有机物分解等需要消耗大量氧气,使甲鱼长期处于低溶解氧状态,严重影响其生理活动,极易出现甲鱼缺氧窒息死亡。另一方面,冬季养殖甲鱼一般不换水,导致底泥及水体中的有机质在发生理化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有毒物质,如硫化氢、甲烷、氨等,引起水体pH值下降,透明度不高,悬浮物过多,水质严重恶化,造成甲鱼机体在不同程度上中毒,而影响其生理活动功能。

    2.饲料原因 饲料质量不合格、发生霉变或营养不全,特别是长期投喂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添加不足的饲料,由于甲鱼在入冬前无法积蓄大量脂肪,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当甲鱼冬季长期冬眠不摄食时,体质消耗殆尽而死亡。

    3.气候原因 西北地区秋后多雨,气温下降早,秋季是甲鱼越冬前加强饲育的关键时刻,而由于秋雨和气温下降造成甲鱼摄食量减少,营养积蓄不足,至越冬时有些原本体质较差的甲鱼个体经过漫长的冬季,体质消耗殆尽而死。

    4.管理原因 一是清池时间过迟,如果分级清池推迟到初冬进行,由于气温、水温较低,甲鱼活动能力差,翻出的甲鱼不能钻入较深的底泥或沙中,造成冻伤而死;二是池壁过矮,池水加深未到越冬水位要求或池塘渗漏严重而加水不足,由于池水较浅,受气温影响大,起不到一定的保温作用,造成甲鱼冻伤死亡;三是越冬前后未能够及时调控水质、水体消毒或滥用药物,造成甲鱼患病或因水质污染中毒而死亡。

    5.鱼体原因 一是越冬前甲鱼患病,虽诊治全愈但体质较差;二是秋末孵化的稚鳖,由于进食时间不长,规格小,体内积存的能量物质少,不能满足越冬期生存的需要,因体质消耗殆尽而死亡。

    二、减少甲鱼越冬死亡的预防措施

    1.越冬池的选择 越冬池一般要求选择背风、向阳、底泥(沙)较厚(20cm左右)、水深2m~3m、面积1.0亩以上的池塘,以有利于保持水温。

    2.养殖管理 一是强化秋季培育,有利于甲鱼越冬。在秋季甲鱼摄食旺盛期,应尽量满足甲鱼的摄食,使甲鱼体内积蓄大量脂肪与营养物质。需选择含蛋白质较高的优质全价配合饲料,同时增加适口性,可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鲜鱼或动物内脏等鲜活饵料,以增强越冬甲鱼的体质。二是对渗漏严重的越冬池要经常加注新水,使水深保持在2.0m以上,防止水体结冻后而冻伤鱼体。严防在水面结冰时注水,有地下水的地方加注地下水较好。如池水结冰则应及时清除池面积雪,清除面积要占全池面积的80%以上,以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也可以在池中破冰打眼2个/亩~3个/亩,以达到增氧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池水曝气,减少甲鱼疾病的发生。三是及时抓好病害防治工作与适时投喂。越冬后水温上升,甲鱼开始活动,应及时换水,并用30ppm生石灰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和调控pH值,使水体pH值保持在7.5~8.0之间。同时,开始投喂饲料,以尽快使甲鱼得到恢复;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部分鲜鱼或动物内脏,以增加适口性,减少越冬后甲鱼的春乏死亡;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2%抗菌中草药,可以预防甲鱼疾病的发生。
参考资料
[1].  智农361   http://www.ipa361.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46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