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畜禽疫病防治   

食用菌病害防治

标签: 食用菌 病害 防治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一、防治贯穿栽培始终。在整个栽培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温度和温度的控制,加强通风,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侵染,同时注意用具的消毒,并创造一个洁净的生长环境。

二、以培养料和覆土的处理为重点。食用菌各种病害的病原菌大多存在于培养料和覆土材料中,是食用菌病害的最初侵染源,因此,除进行发酵料栽培外,尤其是在发病区或老菇棚,应尽量进行熟料栽培。

三、狠抓场所和环境消毒。不少病原菌自然存在于土壤表面、空气和各种有机体上,特别是老菇房的内壁和床架,会留有前一生产季存留下来的病原菌。环境 和场所消毒最简单和经济的方法是阳光下暴晒,可将菇棚盖顶掀起,先晒地面,然后深翻,再暴晒。甲醛、过氧乙酸、硫磺、漂白粉等也是很好的环境消毒剂,且无 污染。

四、及早施药处理。出菇期病害一旦发生,要及早处理,如清除病菇、处理病灶、喷洒杀菌剂等。若处理不及时,很易造成病害流行,难以控制。

五、先采菇后施药。药物防治时,若不先行采菇,药剂很容易污染菇体,并造成大量残留。因此,药剂防治时,必须做到先采菇,后施药。施药后菇房采取偏 干管理,抑制子实体原基形成。目前,使用的杀菌剂残留期一般在14天左右,多数食用菌子实体从原基形成至成熟采收需要7天左右,因此,施药后8天才可出 菇。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蘑菇品种w192 下一篇食用菌当前管理技术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526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