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刺槐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刺槐又称洋槐、德国槐。

刺槐枝丫和树根易燃,火力旺,发热量大,烟少,着火时间长,是上等薪材,是发展薪炭林的好树种。刺槐叶是很好的饲料、无论是鲜叶还是枯落叶,都为牲畜所喜食。刺槐还是很好的蜜源植物,著名的“槐花蜜”就是蜜蜂采集刺槐花蜜酿成的。

我国栽培的有无刺槐(又称无刺洋槐)、伞刺槐(又称球冠无刺槐、伞槐、朝鲜槐、伞洋槐)和红花刺槐三个变型。山东等地还选育出箭杆刺槐、细皮刺槐、瘤皮刺槐等三个优良品种用于造林。

刺槐耐干旱瘠薄,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长较好,在湿润排水良好的低山丘陵、黄土高原、河滩、河堤、渠道边、院内村边生长最快,在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常引起烂根、枯梢以致死亡。

刺槐喜光,不耐庇荫。萌芽能力和根蘖能力都很强。浅根性树种,侧根发达,在风口易发生风倒、风折。

应采用窄幅梯田、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及鱼鳞坑整地。带干栽植以芽苞刚开放时造林成活率高;截干造林,以秋冬季造林效果最好,成活率高,生长快,干形好。截干高度以不超过3cm为宜,萌条少,生长旺盛。栽植不宜过深,一般比原土痕高出3~5cm。

刺槐第一侧芽萌枝力弱,往往由第二或第三个侧芽萌发出旺枝,导致枝叉多,干形弯曲。因此,刺槐的造林密度要比其它阔叶树稍大些,以促进树高生长,提早郁闭,培养优良干形。造林密度要根据林种、立地条件和营林精细程度灵活掌握。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一般每公顷要栽植5000株以上。生产实践证明,刺槐混交林生长量大、病虫害少。以带状混交较好,刺槐2~6行,其它树种4~6行。混交树种有侧柏、华山松、杨树、臭椿、旱柳、苦楝、白榆、紫穗槐等。

栽植后要进行幼林抚育,主要包括松土锄草、扩穴培土、踩穴、清淤、抹芽修枝、间苗等。据介绍,栽后3年抚育6次,第一年3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与不抚育的幼林相比,树高生长量和保存率大50%左右,胸径生长量大近80%。抹芽是培养优良干形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截干造林的幼林更为重要。据调查,截干造林后适时抹芽,保留一个萌条的比不抹芽的树高大50%,地径大55.6%。


参考资料
[1].  刺槐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http://www.xinnong.net/jishu/miaomu/z891071/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 下一篇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34 次
  • 更新时间: 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