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要掌握好七项技术
一、防虫网覆盖技术
在设施上覆盖防虫网后形成封闭隔离空间,可以有效阻止成虫进入产卵和幼虫进入直接危害,切断了害虫的传播途径,防虫效果十分明显。银灰色防虫网还有驱避蚜虫作用。据试验,在5~10月用20目银灰色防虫网全天候覆盖小棚小青菜,出苗后14天和24天观察,防效率分别达到83%和72%;播种前用80%敌敌畏乳油 800~1000倍液喷洒土壤1次,如植株上未发现虫害,防效率高达100%。由于防虫网能有效地预防控制蚜虫传播病毒,所以小青菜几乎没有病毒病发生。与常规(露地)生产相比,每茬减少用药7次,可保证无公害生产。
二、频振式杀虫灯
灯光诱杀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一种物理防治方法。据试验,诱杀的害虫主要有鳞翅目、鞘翅目等7个目20多科40多种害虫,其中鳞翅目占诱杀总量的69.8%上,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夜蛾科害虫又占鳞翅目害虫的75.2%。据9~11月试验,平均每天每盏灯诱杀害虫1415头。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的比常规管理每茬减少用药2~3次;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对大敌的伤害小,益害比≤1:98.5;普通型号的频振式杀虫灯每晚耗电0.5度,仅为高压汞灯的9.4%使用成本低;用普通型号的频振式杀虫灯,只需每天早晚关灯、开灯即可,无需加水和洗衣粉或柴油;如选用光控型频振式杀虫灯,每天早晚自动关灯、开灯,更为方便。
三、硝酸盐污染控制技术
控制氮肥施用量是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的关键技术。试验表明,盲目增施有机肥则会造成蔬菜硝酸盐超标。而将磷肥全部、钾肥2/3、氮肥1/3作基肥;基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667平方米施用量一般为3000~5000公斤),2/3撒施,1/3沟施。重施基肥、轻施追肥能明显控制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尤其是生育期短的速生叶菜(最后一次追施氮肥应在采收前15~20天进行)。
四、黄板诱杀技术
利用蚜虫等害虫的趋黄性,在园艺设施内悬挂一些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据试验,在生产番茄、黄瓜的日光温室内1.5~1.8米高处,每亩悬挂50×50厘米或50×70厘米的自制黄板20~25个,可使蚜虫的虫口密度降低20%~40%,每茬减少用药5~8次。把防虫网与黄板同时应用于蔬菜无公害生产,防虫网夏季全天候覆盖,冬春秋封闭通风口和门,全年应用黄板诱杀设施内漏网的害虫,可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大大减少用药次数,且增收节支明显。
五、避雨栽培防病技术
我国夏多雨、高温,病害猖獗,用药频繁,蔬菜污染严重,质次价高,无公害生产难度较大。而采用了避雨栽培技术后,防病效果显著。据试验,用塑料薄膜覆盖日光温室避雨,并覆盖遮阳网栽培夏秋番茄,有减少药剂防治次数和用药量及增产增收的优点。与对照(露地)相比,避雨栽培番茄的晚疫病、病毒病发病率分别低 23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减少66.7%;番茄的晚疫病、绵疫病烂果率减少17.2个百分点,裂果和日烧果也明显减少;每667平方米增产17.4%,增值36.4%。
六、设施内控湿防病技术
据试验,节能日光温室内起15~20厘米的高垄,覆盖地膜,栽培冬春茬黄瓜,与对照(平畦,未覆盖地膜)相比,5厘米地温提高1.2℃~1.5℃,空气湿度降低20%~30%,发病率利用药次数减少30%以上,增产增收10%以上。据试验,覆盖流滴膜的大棚黄瓜霜霉病发病率,比覆盖普通膜低30.2个百分点。
七、生物农药施用技术
目前,我国蔬菜产品中最突出的污染物是农药残留。而试验示范推广微生物、农用抗生素、植物源、昆虫生长调节剂四大类20多种生物农药,不仅防治效果良好,也可确保蔬菜无公害生产,减轻农药对水、土壤、空气的污染。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油菜春季管理重在施肥 下一篇枇杷种子贮藏要点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