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庭院花卉病虫害防治技术--翠菊黄化病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1.分布与为害 翠菊黄化病在国内发生较普遍菌质体(MLO)引起的病害。

 2.症状 花卉被侵染后,叶片黄化、节间缩短、叶芽增生、丛枝、植株矮化、花小变色等,乃至不开花。严重影响美化效果相生产价值。

3.病原及发生规律 病原为类菌质体,该菌可在多种花卉上完成其生活史 如金盏菊、万寿菊、瓜叶菊、大丽花、三色槿、长春花、金鱼草、美人蕉、福禄考、石竹、茉莉、牡丹和蔷薇等上百种花木。可经叶蝉、菟丝子和嫁接传染。据报道其种子不带毒,汁液和土壤不传毒。这种病害和有些病毒病有明显区别。北京地区以7—8月发病严重,而气温10C以下不显症状。

4.防治方法

(1)消灭菌派 及时烧毁病株,以减少茵源。

(2)治虫防病 喷施20%昨蝉散乳油1500倍液防治叶蝉。及时拔除荧丝子。

(3)除草 经常清除庭院和花卉中的杂草。

参考资料
[1].  庭院花卉病虫害防治技术--翠菊黄化病   http://27net.net/tid-3317/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88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