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病原菌学名〕Rhizoefonia solani Kühn 

  〔寄主作物〕茄科、豆科、禾本科等多种作物,寄主广泛。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幼芽、茎基部和块茎。幼芽染病,未出土者造成腐烂,形成芽腐,导致缺苗;出土后染病,开始下部叶片发黄,茎基部产生褐色凹陷斑,大小1~6厘米。病斑及其周围常覆有紫色菌丝层;有时茎基部及块茎上生有大小不等(1~5毫米)、形状各异(块状或片状)的菌核。轻病株症状常不明显,重病株可形成立枯或顶部萎蔫,或叶片出现卷曲状。 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病菌菌丝发达粗壮,多分枝,分枝处多近于直角,分枝基部多显缢缩,且近分枝处常具分隔。菌丝初无色、老熟后渐变褐色,细胞变粗短压缩。菌丝大量纠集扭结可形成菌核。菌核初期淡褐色,后变深褐色至黑褐色,圆球形或不整形,大小1~5毫米。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在病薯块上或残落于土壤中越冬。带菌种薯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又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播种病薯或在病土中播种,病菌可在幼芽经伤口或直接侵染,引起发病,造成芽腐或以后形成病苗。病菌可经风雨、灌水、昆虫和农事操作等传播,扩大为害。以后上下扩展造成地上萎蔫或地下薯块带菌,产生菌核再行越冬。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条件。土温23℃左右,潮湿情况下,发病严重。后期菌核形成需23~28℃的较高温度。在北方,春寒、潮湿条件易于发病。春季播种早,土温较低时发病重。土质黏重、低洼积水的返浆地,不易提高地温,易于诱发病害。病区连作地发病率较高。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农艺性状和抗性优良的品种。 (2)应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田,采用无病种薯播种。 (3)改善耕作制度。重病区适当轮作;选择较高地势种植;重病地区、土质黏重地块、低洼积水地区、高海拔冷凉山区,尤其应适期晚播,防止地温过低诱发病害。 (4)施行种薯消毒。播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0倍液,浸泡种薯10分钟处理。 
 
参考资料
[1].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   http://www.xinnong.net/malinshu/jishu/597793.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早熟辣椒―中椒10号 下一篇番茄新品种―浦红7号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653 次
  • 更新时间: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