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检索类型:

推荐专家

  • 高晓鸥
  • 行业:质量控制追溯系统
  • 敬涛波
  • 行业:园林景观施工 农业园区建设

推荐服务

  • 玉米育种技术及品种问题咨询
  • 特惠价:0.00
  • 玉米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咨询
  • 特惠价:0.00
  • 玉米品种产业化咨询
  • 特惠价:0.00
选择排序:
冰沟
词条创建者:IPA_27239创建时间:12-14 11:23
标签:

摘要:  这里是梨园山谷,两边对峙的山峰棱角分明,路倚山壁曲蜒,峰随地势峥嵘。走进康乐乡附近的冰沟、芦苇沟、黄鸭泉、钻洞沟,站在高处的观景点上看丹霞地貌,万顷大山经过大自然亿万斯年鬼斧神工的雕琢,现出奇妙的情态:有的如巍峨城堡,有的似一柱擎天,有的如金刚罗列,有的像侍女玉立,有的似猛虎凝神,有的若鹰隼展翅……光线不同,角度不同,景观神奇变幻,像城堡,像麦垛,像宫殿,像亭台,像楼阁,像飞禽,像走兽,像人,像佛,像神话世界……这些自然的杰作,天然的造化,的确是鬼斧神工,气势磅礴,质朴放野,别有趣味。  走[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85次
草湖
词条创建者:IPA_27248创建时间:11-17 11:23
标签:

摘要:  在轮台县轮南镇东南62公里处,有一片塔里木河流域迄今为止保留最为罕见的胡杨水乡。这里居住着民情淳朴、古老的罗布人后裔,其独特的民俗风情被许多来访者称为大漠中的“香格里拉”。  这块神奇的水乡原来是轮台县草湖乡所在地,面积1900平方公里,东西长54公里,南北宽40公里。进入草湖,随处可以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它是大漠胡杨文化的经典品牌,是最佳的生态旅游胜地。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33次
佛塔
词条创建者:IPA_27243创建时间:12-19 11:23
标签:

摘要:  像征着佛教圣地。两座佛塔高17米,一座像征佛保佑人们丰衣足食、生活幸福;令一座像征着佛保佑人们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原佛塔被毁,1999年重建。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72次
华岩
词条创建者:IPA_27238创建时间:12-03 11:23
标签:

摘要:  华岩是距桂林37公里,在保宁乡境内,是解放前和解放初期香火旺盛的庙宇胜地,现已属县级政府划定的文物保护区。华岩有大、小洞之分,大洞建有庙宇。并有和尚住持,香火甚旺,小洞艰险幽深,有“十二重门”之称。入口处仅容一人攀登而下,宽阔之处有礼堂般大小,传说此处为吕洞宾修仙之处。仙人床、仙人脚依稀可辨。丰富的传说及有求必应之胜地,一年之中香客到此烧香拜佛从未间断,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这一天,路上香客络绎不绝,盛况空前。从旅游角度看,开发此处可弥补桂林佛教景点的不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00次
美石
词条创建者:IPA_27242创建时间:11-07 11:23
标签:

摘要:  ▲普陀石林:位于七星公园内普陀山半山腰普陀精舍前,高9米,面积约150平方米。奇石横列,呈不规则多边形。唐代时,桂林地方官曾取为贡石,深得太宗李世民喜爱,名之为“瑞石”,陈列于御苑品赏,还特将当时书法大家欧阳询所写的《九成宫醴泉铭》镌刻于石上,又命出任桂州总管的李靖去产地考察,后知产于普陀山,于山前敕建道院,御书“庆林观”,今已无存。自此,“瑞石”名扬天下。▲玉柱石:位于普陀山白鹤洞内。石上接洞顶,下连洞底,洁白如玉,晶润不斜,形园如柱,故名玉柱石,人或以为鹤足,以符洞名。▲天柱石:位于自由[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43次
蒙泉
词条创建者:IPA_27247创建时间:10-03 11:23
标签:

摘要:  蒙泉位于县城西南芙蓉峰下,泉水甘冽,烹茶无垢,煮酒醇香,可与长沙的白沙井媲美。井旁有宋绍熙壬子年(1192年)鄱阳张垓书刻“蒙泉”石碑一块,碑高2.3米,宽1.02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知州陈国仲雇石匠用条石将蒙泉砌成八角形井,并在井旁建一石亭。  光绪十八年,督学使者张预于亭柱刻“此来柱笏看山,孤负平生能著屐;为客飞符调水。偷闲试院且煎茶”对联一副,并在对联旁刻识:“桂阳多好山,使者不能游也。城西芙蓉峰下赵侯庙,有泉甚清洌,试院茗饮则取汲焉。庙废久,今州刺吏宜都陈国仲新之,招浙僧[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79次
瀑泉
词条创建者:IPA_27248创建时间:10-19 11:23
标签:

摘要:  从河里街沿国道往北行8公里,便到了合山市的又一著名风景区瀑泉。瀑泉瀑布位于322国道旁边,离公路不到两公里,这挂瀑布源于灵台村的一口山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25次
秦台
词条创建者:IPA_27225创建时间:03-02 11:23
标签:

摘要:  秦台位于滨城区以北偏东约15公里处。台高19米,底周188米,面积2826平方米,传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长生药,久而不还,筑台望归,故名秦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14次
磴山
词条创建者:IPA_27248创建时间:11-12 11:23
标签:

摘要:   磴山寨风景区,位于岚山区虎山镇境内,为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AAA级景区。海拔358米,周长百里。北面有3600亩锦山秀水,曲径通幽,环境宜人,是人们休闲娱乐、览胜陶情的好去处。景区内分布有包含磴山在内的99座山(头),99道沟,72泉,108处自然景观。是江北佛教与禅宗文化圣地之一,也是独具特色的“山寨文化”型生态休闲度假圣地。 磴山自古被誉为“人间仙境”,赋以“登磴山石凳步步登高”的美好祈愿,是历代众多文人墨客登高临风,把酒赋诗的理想之地。 山顶建有磴山寺,明朝初年,江苏东海县寂藏和尚率弟[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93次
石臼
词条创建者:IPA_27235创建时间:02-03 11:23
标签:

摘要:  石臼位于日照市区东部,是日照的海隅要塞。其东南两面濒临黄海,西南面是三峰并立、势如笔架的奎山,北面是以雨后悬流如丝而得名的丝山,两山隔海相望,势如旗鼓之状。  石臼始建,按口碑记传始于北宋之前,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于莒县置日照镇。石臼时隶属日照镇。元佑三年,随日照镇一并划归胶西县(今胶州)辖于密州。南宋时期的金朝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改日照镇为日照县。石臼,又是隶属日照县的三个半镇之一。光绪《日照县志·古迹》记载:“明统志谓日照新辖四镇,有石臼、涛雒、[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79次
盐池
词条创建者:IPA_27244创建时间:01-31 11:23
标签:

摘要:  亦称盐湖、银湖。位于运城市区南中条山下,涑水河畔。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组成,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所产盐是水卤经日光曝晒而成,颜色洁白,质味纯正,含有多种钠钙物质,是全国有名的盐产地之一。盐池的开发约有40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传说在舜帝当政的时代,人们就开始在夏天捞采水池内天然结晶的盐。到春秋战国时期盆地就已出名。柳宗元在《晋问》中曾经形容垦畦引水晒盐的情景:“沟塍畔畹,交错轮回,若稼若圃,渔兮鳞鳞,逦弥纷属,不知其垠。”现在的运城盐池,是山西省多种重要化工原料产地。据勘[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14次
岩画
词条创建者:IPA_27245创建时间:01-24 11:23
标签:

摘要:  在吉木乃县的萨吾尔山,古代游牧民族遗留在石壁上的艺术珍品——岩画。在位于萨吾尔山木斯岛冰山上的塔特克什岩画群岩面上牞人们不仅可以看到骆驼、羚羊、牧羊人,居然还能看到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动物,如狮子、蜥蝎、犀牛,这些只应在热带生存的动物如何会在寒带地区的岩画中展现,令人费解。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81次
燕塔
词条创建者:IPA_27241创建时间:02-14 11:23
标签:

摘要:  燕塔位于莘县城内,建于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为楼阁式十三层平面八角型砖塔,塔底层东西长23米,南北长22米,高40多米。塔有四门,入北门可攀至顶部,南门内有一尊石雕女神像。塔内藏有五部北宋刻本《妙法莲花经》,一部写本《陀罗尼经》,一个精致的小银塔和一具石函(棺)。小银塔用银质薄片砸合而成,造型优美,玲珑剔透。石函内有水,水上漂浮着银质薄片船,水内有舍利子。巍峨雄伟的燕塔,历史上多被用作军事瞭望台。原产南非,四肢结实,采食广泛,抗病能力强。使用寿命8-10年,性成熟早,繁殖性强,饲料[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89次
沂河
词条创建者:IPA_27239创建时间:02-26 11:23
标签:

摘要:  这是明代诗人伍文献游览沂河时所写的七律。沂河又名沂水,发源于鲁山,流经沂源,沂水、沂南、河东、兰山、罗庄、苍山、郯城等县区,由郯城县吴家道口村入江苏省境内,全长574公里,流域面积1732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坟河、蒙河、柳青河、祊河、谏河等。年径流量为35.1亿立方米,河床最宽处1540米。  沂河是临沂的母亲河,从沂蒙山区纵贯临沂南部平原,河水环山绕崮,款款南行,两岸芳草鲜美,绿树成茵,呈现出碧水青山,天光云影,林果葱郁,稻花飘香的旖旎风光。在旧中国,水深流急,帆船可达沂源南麻,但也时常[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02次
元碑
词条创建者:IPA_27246创建时间:10-21 11:23
标签:

摘要:  元碑  据《口北三厅志》,大青山后存有元代虞集所撰《威宁井氏先莹碑》一尊,《口北三厅志·艺文志》有全文收录,多为-之辞,有兴趣者可参阅,此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