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检索类型:

推荐专家

  • 高晓鸥
  • 行业:质量控制追溯系统
  • 敬涛波
  • 行业:园林景观施工 农业园区建设

推荐服务

  • 玉米育种技术及品种问题咨询
  • 特惠价:0.00
  • 玉米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咨询
  • 特惠价:0.00
  • 玉米品种产业化咨询
  • 特惠价:0.00
选择排序:
夏玉米黑粉病的成因与防治技术
词条创建者:IPA_27246创建时间:03-02 11:23
标签:

摘要:         近几年我市部分乡镇村庄夏播玉平方米不同程度地发生黑粉病,发病地块平均病株率达60%,多者达90%,几近绝产。望着满地的“乌霉”(黑粉病俗称),许多农民欲哭无泪。[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11次
山东省二00三年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意见
词条创建者:IPA_27242创建时间:03-02 11:23
标签:

摘要:[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91次
玉米缺钾症状及防治技术
词条创建者:IPA_27225创建时间:03-01 11:23
标签:

摘要:         症状:玉米缺钾时,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缓慢,叶色淡绿且有黄色条纹,严重时叶缘和叶尖呈现紫色,随后干枯呈灼烧状,叶的中间部分仍保持绿色,叶片却逐渐变皱。这些[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56次
玉米斑须蝽防治技术
词条创建者:IPA_27240创建时间:03-01 11:23
标签:

摘要:         斑须蝽,别名细毛蝽、斑角蝽、臭大姐。学名:Dolycoris  baccarum(L?),半翅目蝽科,主要寄主植物玉米、麦类、水稻、高粱、棉花、果树、花卉等。玉米田发生为害主要是蛀[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34次
防治玉米倒伏技术措施
词条创建者:IPA_27235创建时间:02-28 11:23
标签:

摘要:[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44次
玉米感染灰飞虱怎么办,灰飞虱防治技术要点
词条创建者:IPA_27244创建时间:02-26 11:23
标签:

摘要:灰飞虱对玉米的主要危害是传播玉米粗缩病病毒,玉米一旦染病,几乎无法控制,轻者减产30%以上,严重的绝收,因此玉米粗缩病又称为玉米的癌症。灰飞虱主要分布区域,南自海南岛,北至黑龙江,东自台湾省和东部沿海各地,西至新疆均有发生,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发生较多。由于寄主是各种草坪禾草及水稻、麦类、玉米、稗等禾本科植物,所以对农业危害很大。玉米灰飞虱一般在华东、华中、华北发生较多。玉米症状特征:玉米出苗后被灰飞虱危害后即可感病,到5~6叶期才开始出现明显症状,新生叶片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83次
甜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技术有窍门
词条创建者:IPA_27246创建时间:02-24 11:23
标签:

摘要:    甜玉米以其籽粒在乳熟期含糖量高而得名,现已成为风行世界的新型天然营养品。作为商品生产,甜玉米的经济效益较高,我省目前年栽几十万亩。但由于甜玉米具有特殊的营养成份,含糖量高,病[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64次
夏玉米播种期及苗期综合防治技术建议
词条创建者:IPA_27237创建时间:02-23 11:23
标签:

摘要:     夏玉米播种期临近,为实现一播全苗,减轻病虫草危害,搞好玉米播种期和苗期病虫草综合防治至关重要,现提出如下综合防治技术建议:    一、播种期措施    (一)有[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71次
玉米缺钾症状及防治技术
词条创建者:刘强创建时间:02-22 04:29
标签: 玉米;防治;技术;

摘要: 症状:玉米缺钾时,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缓慢,叶色淡绿且有黄色条纹,严重时叶缘和叶尖呈现紫色,随后干枯呈灼烧状,叶的中间部分仍保持绿色,叶片却逐渐变皱。这些现象多表现在下部老叶上,因缺钾时老叶中的钾首先转移到新器官组织中去。缺钾还使植株瘦弱,易感病,易倒折,果穗发育不良,秃顶严重,子粒中淀粉含量少,千粒重下降,造成减[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52次
玉米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词条创建者:刘强创建时间:02-22 04:29
标签: 玉米;病害;防治;

摘要: 一、发生症状: 玉米黑穗病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一般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雄穗受害多数病穗仍保持原来的穗形,部分小花受害,花器变形,颖片增长呈叶片状,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瘿,外包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冬孢子)发病重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成黑穗。病果穗较粗短,基部膨大,不抽花丝,苞叶叶舌长而肥大,大多[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58次
夏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词条创建者:刘强创建时间:02-22 04:25
标签: 玉米;虫害;防治

摘要:推行化学除草可在播后芽前,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或40%乙莠水150~200毫升对水30~50公斤喷地面。苗后茎叶处理,可亩用4%玉农乐胶悬剂75毫升茎叶喷雾,或亩用20%克芜踪水剂12[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569次
夏玉米黑粉病的成因与防治技术
词条创建者:刘强创建时间:02-22 04:23
标签:

摘要: 近几年我市部分乡镇村庄夏播玉平方米不同程度地发生黑粉病,发病地块平均病株率达60%,多者达90%,几近绝产。望着满地的“乌霉”(黑粉病俗称),许多农民欲哭无泪。 一、玉米黑粉病的成因 1.品种自身原因。我市发生黑粉病的玉米,90%以上是豫玉22号、25号两个品种,其次是聊玉18号,而当地种植的其他品种却安然无恙。可见[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28次
玉米斑须蝽防治技术
词条创建者:刘强创建时间:02-22 04:22
标签:

摘要: 斑须蝽,别名细毛蝽、斑角蝽、臭大姐。学名:Dolycoris baccarum(L?),半翅目蝽科,主要寄主植物玉米、麦类、水稻、高粱、棉花、果树、花卉等。玉米田发生为害主要是蛀食根部,破坏生长点,造成心叶枯死,次生心叶腐烂,也刺吸嫩叶,嫩茎及穗部,造成茎叶凋萎,影响生长,减产减收。   斑须蝽体长8-13.5mm,宽6mm ,椭圆形,呈黄褐色或[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64次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技术
词条创建者:刘强创建时间:02-22 04:20
标签:

摘要: 1、积极推广抗病品种 目前我省审定推广种植的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晋单43、晋单44、晋单48、农大108、农大84、泽玉2号、屯玉52、强胜1号、中北410、同单36、京单958、富友1号等。严格控制感病品种的生产应用,能够有效预防丝黑穗病的爆发。 2、适期播种,促进早出苗,出壮苗 根据气候条件及时调整播期,避免盲[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84次
玉米矮花叶病综合防治技术
词条创建者:刘强创建时间:02-22 04:20
标签:

摘要: 玉米矮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毒病害。1990年以来在我国暴发成灾,山西发病最重,为害损失最大,成为玉米生产上的难题。山西省农科院玉米所和植保所通过多年系统研究,研究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选用抗病杂交种 采用自然诱发初筛和人工接种复选的鉴定方法,鉴定了5465份品种的抗病性,筛选出抗病丰产杂交农大10[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