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检索类型:

推荐专家

  • 高晓鸥
  • 行业:质量控制追溯系统
  • 敬涛波
  • 行业:园林景观施工 农业园区建设

推荐服务

  • 玉米育种技术及品种问题咨询
  • 特惠价:0.00
  • 玉米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咨询
  • 特惠价:0.00
  • 玉米品种产业化咨询
  • 特惠价:0.00
选择排序:
排南
词条创建者:IPA_27239创建时间:12-21 11:23
标签:

摘要:  排南是采用金华火腿作主料烹制的杭州传统名菜。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金华火腿对益肾、养喂、生津、壮阳、固骨髓、健足力都有功效。杭州的厨师在火腿食用方法上,:从火候到刀功皆独具匠心,创制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美味佳肴。排南就是一只既美味又滋补的冷盘佳肴。(杭州)  原料:  熟上方火腿1块(约50克)、白糖15克、绍酒10毫升  制法:  将火腿上方留3.5厘米厚的肥膘,其余肥膘批去不用,然后切成厚薄均匀,形似骨块的小方块24块,分3层装盘,底层12块,中层8块,上层放4块。将白糖加少许开水溶化后[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70次
於术
词条创建者:IPA_27228创建时间:02-03 11:23
标签:

摘要:   产于我市於潜地区天目山一带为白术,因其品质优异。故特称“於术”。  天目山脉自安徽黄山逶迤入浙,在原於潜县境内再度抬升,形成海拔1506米的西天目山主峰仙人顶,与东天目山海拔1479米的大仙峰遥遥相对,构成“天之双目”。双峰之间谓之中天目,自北至南为太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原於潜县与临安县即以此为界。传说某年有一徽州朝奉,鉴别一株白术,说道此一半是於术,另一半不是於术,经验证此术果长于分界岭上,一半在於潜界内,一半在界外。这个传说未免过分神奇,但足以可见於术确有其不同凡品的特色。公元[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10次
萸肉
词条创建者:IPA_27232创建时间:01-20 11:23
标签:

摘要:   产品产地:杭州临安  产品特性:性味功效,酸、涩、微温。  产品季节:实生苗7~8年开花结果,树龄长达200年左右,20年后至180年盛果期。  产品成分:含有多种甙,16种氨基酸,8种氨基酸。还有五种糖、六种有机酸、二十三种矿物元素、维生素A、C等含量丰富,还有黄酮类物质和香豆精。  产品功效: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强身之药,有抑制肿瘤细胞和防御紫外线危害作用。近来临床试验发现山茱萸在抗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抗艾滋病、补益肝肾、治疗性病和免疫等方面均有疗效。  产品简介[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88次
蚂虾
词条创建者:IPA_27247创建时间:09-29 11:23
标签:

摘要:  蚂虾现在被别的地方说成龙虾,是夏天配啤酒的美味。但过去是没有人吃这种东西的。蚌埠做了第一个吃蚂虾的城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蚌埠人就开始吃蚂虾了,蚌埠的餐饮业也开始研制蚂虾的制作方法,从开始的在锅里煮,炒,到现在的煮,炸,炒,焖,在加上每家的不同配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10次
梅蛤
词条创建者:IPA_27247创建时间:11-05 11:23
标签:

摘要:   产品名称: 梅蛤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 状如蜥蜴跃江干,背上花纹数点攒,生怕涂田泥滑滑,不嫌力小几回弹。又名“螟蝮”系由墨鱼加工而成,墨鱼,俗称“乌贼”晒干成鳖,是宁波著名海特产品。与蟹相似,但头胸部之两端突出,两螯较青蟹细长,有紫色云纹,因其形状似梭子而得名。梭子蟹宁波沿海一带均有产,全年都可扑获,但以7、8月间最盛,梭子蟹生命力强,离水多时,商能横行,是宁波著名的海特产品。   产品历史:古时候,墨鱼的主要产地在舟山,当时舟山属于宁波,宁[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70次
爵鲞
词条创建者:IPA_27226创建时间:01-20 11:23
标签:

摘要:  大黄鱼干,传统名产,因产于象山爵溪镇而得名。爵鲞质体洁白如玉,入锅久煮不糊鱼香浓郁,以独特的风味著称。爵鲞可单独吃,也可与鲜肉、火腿等同炖,异香扑鼻,脍炙人口,“鲞烤鸡”、“三黄汤”等皆为桌上名菜。( 宁波)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17次
鳗鲞
词条创建者:IPA_27243创建时间:12-01 11:23
标签:

摘要:  海鳗干品,味鲜美。冬至前后,将新鲜海鳗从北脊剖开挖去内脏,用干净湿毛巾将鳗擦干净,用细细的竹条,将鳗撑开挂在通风阴凉处晾干,要吃时蒸熟即可食用。民间有“新风鳗鲞味胜鸡”的说法。   这种鱼鲞,早在古代就有。相传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与越国交战,带兵攻陷越地鄞邑(今浙江宁波地区)时,御厨在五鼎食中,除了牛肉、羊肉、麋肉、猪肉外,还取当地鳗鲞代鲜鱼作菜。夫差食后,觉得此鱼香浓味美。与往日宫中尝过的鲤鱼、鲫鱼不一样。他回到宫中,虽餐餐仍有鱼肴,但总觉得不如鄞邑的鳗鲞可口。后来特从鄞邑海边抓了一个老渔民[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20次
金弹
词条创建者:IPA_27238创建时间:12-16 11:23
标签:

摘要:  金桔如荔枝大小,圆而色黄,甜而微酸,清香四溢,堪称水果佳品,以北仑柴桥一带所产为最佳。金桔有金弹、罗纹、金枣、金豆等多个品种,其中尤以金弹为桔中之冠,果大皮薄,肉嫩汁甘,鲜食为宜。金桔不仅食之鲜美,而且还具有生津、开胃、理气的功效,深受人们喜爱。[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75次
蜜蜂
词条创建者:IPA_27240创建时间:11-24 11:23
标签: 蜜蜂;种类;授粉;

摘要:蜜蜂是分工非常明确的社会性昆虫群体,群体中有蜂后、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的蜜蜂。群体中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地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阅读全文]

编辑:2次| 浏览:1714次
泥螺
词条创建者:IPA_27249创建时间:01-20 11:23
标签:

摘要:    产品名称:泥螺   产品别名:俗称“吐铁”。   产品季节:农历三月时产“桃花泥螺”,中秋时节产的“桂花泥螺”。   产品特性:头长、体黄、脂厚、味道特别鲜美。   产品成分: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   产品功效: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明耳目等功效。   产品简介:泥螺是贝壳类软体动物,壳甚薄,体表有粘液,大小如螺蛳,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大众化海产品。慈溪海岸线长达60余公里,沿海有大片低潮海涂,是由钱塘江、曹娥江等河流泥沙及长江出口泥沙驾潮输入冲积而成[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59次
奉蚶
词条创建者:IPA_27245创建时间:01-06 11:23
标签:

摘要:    产品名称:奉蚶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鲜美可口,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奉蚶颗粒较大,蚶肉肥满,蚶血鲜红,无泥腥味,肉味极鲜,早在唐代已成为上贡珍品。家庭一般以开水速烫后鲜食,因蚶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营养价值很高;也有将鲜蚶洗涤后加上等黄酒密封浸泡加工成醉蚶,醇香爽口,不失为一道美肴。  产品历史:蚶子又称泥蚶,系人工养殖的贝类。原在奉化鲒埼、莼湖等象山港一带镇(乡)养殖为多,故又称“奉蚶”。近年已逐步扩大到三门湾海区的宁海越溪一带。[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76次
瓯绣
词条创建者:IPA_27220创建时间:02-02 11:23
标签:

摘要:  瓯绣,又称画帘,是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产于瓯江地区,亦名“温绣”。是浙江“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它与湘绣、苏绣、蜀绣合称我国四大名绣。瓯绣是我国出口名绣之一,不仅被国家珍藏,还被作为国礼赠送.有“发绣外交”之说。瓯绣的品种很多,除各式画片、挂屏等装饰品外,还有台布、戏装、枕套、被面等实用品。画面有人物、山水、花卉、走兽4大类,1000多人花色品种。  制作者将毛竹刮去青皮,通过分层开片,煮熟抽丝,编织成竹帘,然后用颜料或彩线在上面制成花鸟、山水、人物等作品。瓯[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70次
瓯菜
词条创建者:IPA_27236创建时间:01-16 11:23
标签:

摘要:    瓯菜以海鲜入馔为主,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二轻一重”,即轻油、轻芡、重刀工、具有比较明显的特色风格( 温州)[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39次
瓯柑
词条创建者:IPA_27221创建时间:01-26 11:23
标签:

摘要:  瓯柑是瓯海传统特产,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古人有"有林皆桔树,无水不荷花"的诗句。目前,全区种植面积已达二万亩,年产柑二万吨。  古时就流传着着"有林皆桔树,无水不荷花"的说法,事实上指的就是拥有传统特产——瓯柑的瓯海区,瓯海区也同时是唯一的瓯柑原产地,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唐宋元明清皆被朝廷列为贡品。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之称,瓯柑在瓯海栽培经久不衰,不断发展。被十一届亚运会列为指定水果全区现有瓯柑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量2万吨,年产值超亿元。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917次
麻巧
词条创建者:IPA_27239创建时间:02-06 11:23
标签:

摘要:    原名巧食、源自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妇女向织女星“乞巧”的风俗。麻巧采用优质面粉、蔗糖、 猪油、食盐、苏打等原辅料,经调制成舌形,撒以芝麻,烘烤而成。温州市面包食品厂生产的麻巧,1983年获浙江省商业传统最佳产品奖( 温州)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23次